在他乡
2011年10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美国名校的记忆碎片——康州随笔

    几年前我曾去美国康州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做访问学者,从事内科肾脏病专业研究。现在就把当时的那些记忆片段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康州大学生活

    到康州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实际到达后才发现问题多多。

    首先,语言问题。美国的口语化程度高,简、俚语太多,而且发音和语调与英式英语有明显的不同。初到时赶上圣诞节,学校放假一周,没有人交流,周末去观光,由于对美国的街道不熟,和出租车司机的交流都困难,互相之间听不懂,语调差距太大。上班后,真正的困难更明显,因为到科室里做此项工作的只有我一个中国人,能听懂的只有英语,交流也是英语,只能硬着头皮说,不管对错,总算大家还能理解,而与病人的交流则困难得多,但一段时间后语言就不再是问题了。

    其次,饮食问题。我住集体宿舍,没有做饭的条件,只能吃西餐。早餐有鸡蛋、牛奶、面包等;午餐有炸鸡翅、沙拉、汉堡、牛排、薯条、甜点、两种西式汤和各种冰饮料,少数的印度、日本餐;晚餐几乎不变,品种很少,主要是大家下班都回去,没有人来吃的缘故。前几天还能凑合,后来胃部开始反酸,不敢吃了,只能吃简单的水果、沙拉等;没办法,只好开车30分钟到越南人开的中国超市买中国产的方便面和一些必需的日用品,总算可以调理一下生活,勉强过关。来美国减重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次,气候问题。我去美国时恰好是冬季,康州市外很冷,−8℃至−10℃很正常,下雪多,随时下,风大(海洋气候),气候变化快。而在医院工作则不必担心下雪,可以走地下通道,能到达全院各科,外出就乘车。

    最后,习惯问题。吃:美国人吃饭很简单,汉堡、沙拉、水果、冰水,一般不超过4美金。早餐、晚餐在家吃,午餐在单位吃,没有互相请吃饭的习惯。内科中午开学术会议或病理讨论,科室才有集体午餐,但要边吃饭、边听课,饭也很简单,还要填写继续教育学分表。在美国咖啡是第一位的饮料,其次是各种果汁,很少喝茶。穿:美国医生男性穿戴很正规,西装、衬衣、领带、领结、鞋都很讲究,衬衣和领带的搭配经常换,年长者基本搭配合理就可以,年轻人搭配要求高,衬衣和领带甚至是同色的;而女性着装以简洁明亮、性感为主,化妆很重,香水味浓。住:美国的医生几乎都住在外面,开车上班一般需30分钟~60分钟,住别墅、公寓楼的都有。美国人往往不住市区,都住城外,城内空空荡荡,新年那一天,总共在康州首府遇见五个人,其中有两个人还是到医院看病的。行:美国医生没有车就无法上班,人人有车,以美国和日本产的车居多,在康州以越野车居多,也有名牌欧洲车,单位的停车场和病房楼一样高,每层面积都很大,这种情况在国内大多数医院是没有的。

#p#副标题#e#

走近耶鲁大学

    在美国康州有一个不大的小城,叫New Haven(中文翻译:纽黑文),据说因为英国有个Haven城,英国人到美国后,把这个小城命名为New Haven。但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内却坐落着一所闻名于全球的大学——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周末休班,我清晨独自一人乘上去New Haven的公交车,从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出发直奔耶鲁大学。耶鲁大学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大大的牌匾,与市区融为一体,你很难分清楚哪里是校园哪里是市区,如果不是有人告诉我,我还一直认为是在市区呢。耶鲁大学的校园占据了整个小城的一半,有人说New Haven在美国及全球知名就是因为有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由新校区和老校区组成,而各个学院既分布在不同的校区,又互相交错,连在一起,很难分辨。校区内的环境优美而安静,各学院的建筑风格迥异:有教堂、钟楼、城堡,也有宫殿、别墅、高层大厦;有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的气息;有美式、欧式,也有东方元素融汇在一起。色彩明暗不一,色调协调统一,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留下的历史印迹。

    耶鲁大学是美国高层领导培养的摇篮之一。美国多位总统(如老布什、克林顿以及小布什等)和各部的部长都由此校毕业。

    耶鲁大学是私立学校,全由私人出资建校,还有许多耶鲁大学的学生捐助。而耶鲁大学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国,说是各国的未来精英并不夸张。大学除正常上课以外,课外活动也安排得丰富多彩,可以给学生提供许多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包括歌剧表演、音乐会、美术展,建筑艺术展等。

    其实对我来说,最感兴趣的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和它所属的医院。在美国,医学生是学生中的优等生,医学院就是培养这些优等生的摇篮。医学院位于大学的南端,占地面积并不大,砖红色的建筑里由空中连廊衔接,各学院之间互相串连围绕成一幅以红色为主题的画卷,而其图书馆是唯一的例外,浅灰色调如教堂或宫殿,镶嵌在这幅画中间,别有情趣。

#p#副标题#e#

印象哈佛

    走近耶鲁,不到哈佛,恐怕是来北美的一大遗憾。

    无论怎样评价,哈佛大学都是美国乃至全球最有名望的大学,也是中国学生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之一。

    周末,友人驾车,出康乃狄克州,沿84号公路,行驶1小时50分钟,进入马萨诸塞州,抵达美国文化名城——波士顿。

    如果说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那么波士顿就是美国的文化中心。波士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发源地,当年华盛顿将军在此受命,率领美军向英军宣战,打响了美国争取独立的第一枪,并最终获胜,美利坚合众国宣告独立。

    哈佛大学坐落于波士顿市区风景秀丽的查尔斯河畔,与麻省理工大学相邻,与波士顿大学隔河相望。沿河堤漫步,查尔斯河像一条蓝色的纽带,从遥远的天空飘下,由远而近,映入眼帘;远处红白相间的三孔拱桥静静地横跨在沿河两岸。尽管是冬季,河面已结了薄薄的冰,但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河岸上的树木、建筑物,河面上小桥的倒影映在河面,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诗一般的冬季画卷。如果是在夏季,整个就是一幅秀美的风景油画,令人遐想无边。友人说,在最美的九月,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划艇比赛是查尔斯河上最壮观的画面。

    哈佛大学的校区和耶鲁大学不同,有校门、围墙、隔栏。主校区的整个校园以砖红色为基调,黑漆的正门庄重肃立,由边门进入校园,可见一片开阔的绿地,树木成林,各个学院的建筑都隐藏于树丛中,若隐若现。若在夏季一定是绿树成荫,阴凉遮蔽,绿叶与红墙的鲜明搭配给人以视觉的冲击。穿过绿地,正对哈佛大学校门的是哈佛(JOHN HARVAD)先生的铜像,铜像呈坐姿,右膝上放着一部书,右手放在书上,似乎正要翻书页,而双目前视,似乎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双足分开,皮鞋的鞋尖早已被观光的游客摸得铮亮,尤其是左脚的鞋尖。据说摸了哈佛先生的脚,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好运,全球来参观的学生都要伸手摸一下,期望给自己带来好运气。我也照章行事,企望给我和我的女儿带来好运。随行浏览了哈佛大学的各个学院、哈佛大学图书馆、艺术博物馆,科学中心等。各个学院的建筑风格和基调基本一致,而各学院内在的布局和装饰却大相径庭,每个学院的布局都像是一部学院的历史,也是哈佛大学的发展史。这种内与外的协调,古与今的对比,构成了哈佛大学严谨、统一、发现、发展的特色。在科学中心,先参观了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后参观了曾在哈佛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展览,令人震撼。

#p#副标题#e#

寻找儿时的记忆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朋友告诉我,有一位先生要见我,希望我给他打个电话联络一下,但朋友告诉我的名字,我并不太熟悉。

    我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人到底是谁,上班的间隙(喝咖啡时间),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拨通了他的手机,可惜没人接电话。到了晚间,估计都已下班回家,再打电话。接通后,说了几句话,我才知道他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电话里的激动和感慨自不必说,我们都感叹时光的飞逝,世界之小,感叹能在美国相遇,实属难得,约好周末见面。

    晚上回到宿舍,兴奋得有点不能入睡,脑海中不断搜寻着儿时的记忆。由于时间的流逝,儿时的印象都已模糊不清。

    我们是60年代初出生的那一茬,儿时的印象是父母没有时间管我们(他们下放到农村去搞调查,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都集中在单位的托儿所。父母一般每1周〜2周回来看我们一次;父母回不来,我们就回不了家。在我的记忆中,父母有一段时间下放到外地,我三个月才回家一次,那段时间的周末,看着别的同学高高兴兴地跟着家长回家,整个院里就留下我一人,那份孤独和企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p#副标题#e#

    托儿所的条件当时算好的,整个院子有两排平房,每排有两座平房,每座平房都很大,房内有一溜的大通铺、几张低矮的小桌和小板凳,白天老师教识字、做游戏,晚上二十几个孩子挤在这张大通铺上睡觉。冬天由于没有取暖设备,脚和袜子常常都会冻在一起。小班孩子在后排平房活动,大班孩子在前排平房活动。说是活动,其实什麽东西也没有,就是做游戏:丢手绢,找朋友,老鹰抓小鸡,弹泥巴球,猜谜语,说顺口溜,唱儿歌;大班有推铁环、抗拐、跳方格、跳马(人做马背)、扇烟盒或纸片等。当时我同学算比较调皮的孩子,经常被挂坏裤子、上衣,要不就是磕破某个地方,找老师抹红药水,和同学打架,被老师批评。上小学时,文革开始,我们的上课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我们的老师仍然非常认真地教我们许多东西,汉语拼音、语文的基础就是那时候打下的。上课少,课外活动多,乒乓球、足球、篮球都可以玩,幼时的游戏依然可以继续玩,外加夜间捉迷藏活动;更重要的是每年的春、秋季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很多。我当时最羡慕我同学的体育特长,足球、篮球、乒乓球都很棒,田径场上跑得也快,为我们班级争得了很多荣誉。那时候没有考试,学习谈不上谁好谁差。到上初中时,我们就分开了,我在离家较远的中学,他在就近中学读书,每天只能在晚上一起玩,到周末才可以一起踢足球,爬爬山。到了1977年,我们才算开始真正的学习,因为有了高考,那时候家长觉得我们有希望考上大学,想方设法地督促我们好好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很少,又几乎没有复习资料,学习没有数。而当77年第一届考试结束,我们单位有人考走后,才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才真正了解到考试的严峻性和残酷性(当时的录取比例是6%,也就是100人里只能录取6人,94人被淘汰),因此大家都拼命学习,补习功课,比着学。尽管在一个单位,见面的机会就开始少了,周末也玩不成了,都各自在学校或家里看书。幸运的是,我们没有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都考上了大学,但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济南,一个学理,一个学医。那年暑假,父母让我们两人玩了整整一个暑假,假期结束时我母亲说我俩都玩疯了。大学期间,只有书信往来,寒、暑假才能有机会相见;大学毕业那年暑假,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共同踢了一个假期的足球。毕业分配,我进了现在的医院,他进了大学任教。5年后(1990年)他越洋到美国留学,我留在国内做医生,从此失去了联系。

    次日,我早早地爬起来,上网查好我的行动路线图备用。

    周末清晨背起包,就往车站赶,路上花费了5个小时(美国的火车着实太慢,如果在国内坐动车,只需要2小时), 才到目的地新泽西州。见面后倍感亲切,相拥无泪。没有到他家,而是直接去感受了普林斯顿大学,漫步在古老的校园里,我们一边欣赏着校园的景色,一边述说着离别后的情况,各自的酸甜苦辣,百感交集。

    晚餐是在他朋友的生日聚会上吃的。在美国的中国人家里开Party很有意思,主人准备好基本的水果、饮料、小吃、各种酒,来宾们每家带两个拿手的菜,到主人家一凑,整桌菜就有了,而且品种繁多,各种口味都能吃到(估计事先商量好的,饭菜没有重复的)。先吃饭(自助式),再饮酒,中国酒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量很少,只能大家匀着喝。我只喝了点啤酒和饮料,白酒留给他们过瘾,酒后老少一起做游戏、唱卡拉OK(几乎都是老歌,新歌没有人会唱)。Party结束后,他夫人开车,我们一起回家,我俩又聊到半夜,才入梦乡。

    次日早上醒来,已是艳阳高照。吃早餐时,我又得到一个好消息,我还有两个小学同学也在美国……

#p#副标题#e#

感受普林斯顿

    美国的大学多,名校也多。美国大学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著名的公立大学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著名的私立大学有: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

    普林斯顿大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它是美国殖民时期第四所成立的高等教育学院。1746年在新泽西州的伊丽莎白市创立,当时名为“新泽西学院”。学校1756年搬迁到普林斯顿时名称仍未改动。一直到1896年,学校才正式更名为“普林斯顿大学”。它是英属北美洲部分成立的第四所大学。这所大学提供两种主流的本科学位:文学士学位和工学士学位。普林斯顿保有浓厚的欧式教育学风,创立宗旨强调训练学生具有人文及科学的综合素养。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为“让她以上帝的名义繁荣”。毕业校友中有州长、好莱坞明星和两位美国总统。著名的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亦曾于此任教并从事研究。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我小学同学就住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周边,在约好周末去见面的同时,萌生了要去普林斯顿大学看一看的念头。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和耶鲁大学相仿,市中心商业区和学校连在一起,但有校门。进入校门,可见到一片开阔的绿地映入眼帘,远处主楼(Nassau Hall) 建于1756年,曾在1783年间短暂地被作为国会大厦使用,其后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历史;走进楼前,灰色的正门两旁卧着一对石老虎,目光前视,它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标志;主楼墙面上镶嵌着自建校以来毕业的各年级的名称。各个院区的建筑风格不同,从古老的艺术建筑到现代化的建筑,校园内一些现代的新建筑是著名的设计师罗伯特•文图里、Hillier Group、德米特里•波菲里奥斯和弗兰克•格里的作品,反映了普林斯顿大学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经历;而每个学院区前的雕塑,包括亨利•穆尔(“椭圆上的斑点”,被戏称为“尼克松的鼻子”)、克莱门特•米德穆尔 (暴发户 II)和亚历山大•考尔德(Five Disks: One Empty)的作品,又都反映了各个学院的风格特点。教育与艺术的统一,古老与现代的结合,构成了整个大学的独立特性。校园的中间地段是1830年左右修建的Delaware and Raritan 隧道。普林斯顿大学拥有一座体育场,一个水上项目训练基地——卡内基湖。普林斯顿大学和罗格斯校队的橄榄球比赛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场大学校队之间的比赛,而自1873年以来普林斯顿与耶鲁大学之间的对抗赛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悠久的体育比赛。普林斯顿大学的男子篮球、男女长曲棍球以及赛艇是强项,尤其是水上项目赛艇,不仅培养了全美冠军,也培养了奥运会冠军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

    不知何时,天下起了雨,我们仅能感受大学的古老区域,而其他学区,只能从车上匆匆浏览……

(作者:胡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肾脏科)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