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1年10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长链ω-3脂肪酸有助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

    由于增龄和高血压等原因,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由此造成高额医疗负担和死亡率,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成为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来源于深海鱼的长链ω-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但是ω-3脂肪酸是否能改善其他心脏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还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哈佛医学院学者Dariush Mozaffarian的团队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评估了长链ω-3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在血液中的水平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影响。

    该研究共纳入2735名成年受试者,他们均来自心血管健康研究(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人群。通过对受试者血液中磷脂ω-3脂肪酸浓度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发现,磷脂EPA的浓度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负相关。按照磷脂EPA在血清总脂肪酸中所占比例(%)的高低将患者分成四组:0.11~0.38、0.39~0.50、0.51~0.68和0.69~8.52,比例最高组者发病风险较比例最低者低约50%(HR=0.52,95%CI:0.38~0.72,P=0.001)。对DPA的分析也显示出与EPA同样的趋势(HR=0.76,95%CI:0.56~1.04,P=0.057)。三种ω-3脂肪酸在血清总脂肪酸中总比例越高,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风险越低(HR=0.70,95%CI:0.49~0.99,P=0.062)。但是DHA的比例高低与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HR=0.84,95%CI:0.58~1.21,P=0.38)。为避免受分组时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7年中位随访期后的多变量分析显示,EPA(HR=0.48,P=0.005)、DPA(HR=0.61,P=0.033)、DHA(HR=0.64,P=0.057)和总ω-3脂肪酸比例(HR=0.51,P=0.003)对发病风险的影响维持了与原始结果接近的水平。

    由此可见,ω-3脂肪酸对人体的健康益处不仅限于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ω-3脂肪酸在血清总脂肪酸中总比例越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越低。(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1;155:160-17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