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为5.944亿人口。随后在1964年进行了部分的普查,并于1982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UNFPA)的支持下完成了一次普查。从那之后,中国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了普查。
中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反映了过去几十年的人口结构转型。死亡率和生育率都大幅度下降。中国最大幅度的死亡率下降发生在1950年至1975年期间,主要是经济发展和改善教育和卫生服务,特别是公众卫生运动以及传染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中国的前两个十年(1950年至1970年),是人口迅速增长的时候,平均每年以2%以上的速度增长。生育率下降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要由于我国城市地区向城镇居民提供了避孕服务。然而,中国的全国生育率转变的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时由政府发起了计划生育方案,这是中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提出了“只生一个”的生育政策。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实行过纯粹的独生子女政策。在一般情况下,严格的“只生一个政策”只在城镇居民中实行。大多数农村家庭还是允许有两个孩子,而少数民族人口的法规更加灵活。其他社会和经济因素,如在教育方面的进步,改善妇女的地位,降低死亡率等方面的原因也促使生育率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相当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进程非常缓慢。然而,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今天,约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全国655个城市和2万多个城镇。2000年至2010年,市区每年吸收了超过15万新移民。人们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尤其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的城市带。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占74.5%。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农民迁移到城市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这将导致一个较低的总抚养比率。另外,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是100:118,2005年这一比例为100:119。中国的人口转变的另一个结果是人口迅速老龄化,在2000年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阈值(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2010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188亿,而在2000年,为1.0045亿。
中国的人口在未来肯定会增长。然而,有两个关键问题依然存在:(1)这种增长能持续多久? (2)未来人口峰值将是多少?鉴于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政府的人口政策将成为这些问题答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目前有一个共识,死亡率将继续下降,尽管可能较慢。根据对中国人口的预测,似乎从短期来看,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充裕。然而,这一趋势将开始变化,在未来十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这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国家已受益于快速和持续的死亡率和生育率的下降以及快速的城市化,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面,但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适应这些变化。如果不妥善管理,这些调整可能带来各种风险。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估计在1亿,到2015年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供应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即使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仍在努力保持让数以百万计的新劳动者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这需要创造每年约20万个就业岗位。
经济增长放缓和劳动力的最终下降,可能限制未来的经济增长,并可能对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剩的廉价劳动力供给,是推动中国的经济奇迹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将不再可用,劳动力供给下降将推动工资上涨,并可能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较高的工资可能会增加内部消费的生活和标准。整体而言,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使中国经济从一个“不正常的经济”转变到“正常的充满活力的新兴经济”。
这些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地理的重组。在大的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移动到内陆省份,那里的廉价劳动力仍然是可用的,或者可能被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然而,未来20年,最老的老人(即75岁及以上)的比例将显著增加。这使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到2010年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2.57亿城镇居民。此外,一亿农村常住人口将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仅仅几年前,政府还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医疗保险计划。到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4.32亿人口,占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二。在农村,9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人口变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是医疗服务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为老年人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促进年轻人有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全球有重要影响。鉴于上面讨论的所有因素,中国未来的人口可能会下降。但人口迅速下降将是灾难性的,一旦发生将难以阻止。目前持续的低生育率令人担忧。总的来说,中国应该理性地修改其现行的人口政策,放宽对生育的严格控制,为中国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社会环境来应付与未来人口相关的社会经济变化。中国的人口问题,应用一个综合和平衡的方式来处理。(编译:贺利军)
参考文献:《Science》2011;333:58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