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增加。脂肪因子中,高水平瘦素和低水平脂连素参与了普通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及免疫调节功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McMahon等对脂肪因子与SLE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高水平瘦素与SLE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也与炎症标记物致炎的高密度脂蛋白(HDL)、 脂蛋白(a) 、氧化磷脂类/载脂蛋白B-100水平增加有关。高水平瘦素有助于评估SLE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研究者纳入250例SLE妇女,健康对照组122例,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血清瘦素、脂连素以及炎症标记物脂蛋白(a)、氧化磷脂类/载脂蛋白B-100、对氧磷酶、载脂蛋白A-Ⅰ、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检测。
结果显示:SLE患者体内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3.7±28.0 ng/ml 和13.3±12.9 ng/ml(P<0.001)。SLE患者中,存在颈动脉斑块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者(36.4±32.3ng/ml vs 20.9±26.4 ng/ml, P=0.002)。多变量分析显示: SLE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显著风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瘦素(≥29.5 ng/ml) (OR=2.8, P=0.03)、致炎HDL (OR=12.8, P<0.001)、年龄(OR=1.1, P<0.001)、吸烟(OR=7.7, P=0.03) 和高血压(OR=3.0, P=0.01)。本次研究中脂连素水平与SLE颈动脉斑块无关。瘦素也与致炎HDL、脂蛋白(A)、氧化磷脂类/载脂蛋白B-100具有相关性。
结论:高水平瘦素与SLE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也与其炎症标记物piHDL、 脂蛋白(a) 、氧化磷脂类/载脂蛋白B-100水平增加有关。高水平瘦素有助于评估SLE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编译:赵伟红)
参考文献:《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11;70:1619-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