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性病变为关节骨质破坏。自身抗体、存在HLA DRB1共同表位、滑膜炎症反应过度都是关节骨质破坏进展的风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对类风关风险因素进行了补充,脂肪因子如脂联素、抵抗素、瘦素等具有炎症和免疫调节作用,参与关节破坏。
哥伦比亚大学Jon T Giles等人研究了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关节放射学进展的相关性。研究共纳入152名类风关患者,分别于3个时间点检测受试者血清中脂肪因子(脂联素、抵抗素和瘦素)的水平,并于基线和第三次随访时行手/足X线检查,评价基线时和平均脂肪因子水平与放射学变化的相关性。平均随访时间为39±4个月。
152例患者中有85名(56%)患者的影像学进展指标Sharp-van der Heijde Score(SHS)出现增加(定义为>0 SHS单位)。在所检测的三种脂肪因子中,只有脂联素与放射学进展显著相关,平均脂联素水平与放射学进展的相关性强于基线时脂联素水平与放射学进展的相关性。校正C反应蛋白和基线SHS之后,平均脂联素水平在最高四分位数范围内的患者SHS进展程度是最低四分位数范围内患者的两倍(1.00 vs 0.48 单位/年;P=0.008);前者发生放射学进展的风险是后者的5倍(OR 5.75;P=0.002)。女性、BMI<30 kg/m2以及基线时接受生物DMARDs治疗的患者平均脂联素水平与放射学进展的相关强度更高。
上述结果提示,RA患者血中脂联素水平与关节破坏之间具有剂量相关性,脂联素有望成为判断RA患者预后的一个新指标。(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11;70:1562-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