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1年10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N342S MYLIP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脂相关

    在美国成年人中,1/3的人患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多种风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可预防的因素。而在改善生活方式、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后,很多人还是无法将血中的LDL-C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E3泛素连接酶肌凝蛋白调节轻链作用蛋白(E3 ubiquitin ligase 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interacting protein,MYLIP,又称IDOL)是最近研究证实的LDL受体通路的一种调节因子,对欧洲人群的基因组关联分析已经明确,MYLIP基因非编码区存在影响LDL-C水平的变异,但是并未对功能性的变异进行精确定位。

    为了明确基因变异与高脂血症易感性增高是否有关,在非欧洲种族人群中验证遗传连锁不平衡现象,美国学者Daphna Weissglas-Volkov的团队对墨西哥裔人群中的MYLIP基因变异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发现MYLIP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非同义rs9370867变异,导致MYLIP蛋白质序列第342位上的丝氨酸残基突变为天冬酰胺残基(N342S)。通过对不同物种的基因分析发现,MYLIP第342位的丝氨酸残基存在高度保守性,一旦发生N342S变异,就会促进LDL受体降解,影响LDL的再摄取,导致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泛素化分析显示,S342 MYLIP蛋白会影响MYLIP内在性E3连接酶活性。在促进LDL受体泛素化和降解的过程中,S342 MYLIP蛋白的效力远远低于N342 MYLIP蛋白,进而使细胞表面LDL受体降解减少,LDL再摄取增加,血清LDL水平降低。

    上述结果证实了MYLI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LDL水平的影响,MYLIP蛋白有望成为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1;121:3062-3071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