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育龄期妇女。以往的国外研究表明,SLE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包括:老年发病、种族、疾病活动度、肾脏受累、中枢神经受累、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然而,有关中国SLE患者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少见。
江苏鼓楼医院的孙凌云教授等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99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在江苏省15家医院的1956例SLE住院患者(随访至2010年1月)的相关数据,以评估中国SLE患者的死亡率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男女患者比例为1:15,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住院时常见的受累器官分别为血液系统(70%)、皮肤黏膜(68.2%)、肌肉骨骼(57.9%)和肾脏(48.7%)。中国SLE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为8.5%(166例),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25.9%)、肾脏衰竭(19.3%)和神经精神系统狼疮受累(18.7%)。预后不良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神经精神受累、贫血、出院时SLEDAI评分>8分、血清肌酐值升高、血清白蛋白值降低、心血管-肺部受累和入院时未经治疗,HR分别为2.19、1.69、1.64、1.57、1.56、1.55和1.48,而抗疟药和阳性的抗Sm抗体会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HR分别为0.62和0.60。
该研究是首次针对有关中国SLE患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而进行的多中心研究。(编译:王敏骏)
参考文献:《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11;38:128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