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1年08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长期抗凝治疗并不能降低静脉血栓复发风险

    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通常采用短期肠外肝素和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后期持续抗凝治疗主要是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患者自己意愿做出的决定。有研究已经对不同疗程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做出评估。研究显示:接受3个月或6个月抗凝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停药1.0或1.5个月,血栓栓塞复发的频率大幅增加;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剂量达到国际标准化比值2.5,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复发;停止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增加。但这些单项研究及荟萃分析因研究样本量小,试验设计不够严谨等因素,无法告知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最佳疗程。

    为了解抗凝时间和静脉血栓初次临床表现对终止治疗后疾病复发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将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降低到最低水平所需的最短抗凝治疗时间,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和美国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患者接受3个月抗凝治疗后,其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与接受更长时间抗凝治疗后的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相当。

    研究共汇总分析了2925名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资料,均为初次确诊,并接受不同疗程抗凝治疗,均排除罹患癌症。研究终点是终止抗凝治疗后随访24个月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第一次复发的时间。

    研究发现,停止抗凝治疗后,与近端深静脉血栓相比,单纯的远端深静脉血栓复发风险较低(HR=0.49,95%CI:0.34~0.71),近端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复发风险相似(HR=1.19,95%CI:0.87~1.63);与非触发性血栓相比,伴有暂时风险因素的触发性血栓复发风险较低(HR=0.55,95%CI:0.41~0.74)。与持续3月或以上抗凝治疗后终止治疗相比,持续1.0月~1.5月抗凝治疗后终止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较高(HR=1.52,95%CI:1.14~2.02),持续3月抗凝治疗后终止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与持续6月或以上抗凝治疗后终止治疗相似(HR=1.19,95%CI:0.86~1.65)。短期抗凝治疗停药后前6个月是静脉血栓栓塞高发期。

    研究认为,持续3个月抗凝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与长期抗凝治疗后终止治疗类似。 无论是否停止抗凝治疗,非触发性近端深静脉血栓患者和肺栓塞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都较高。(编译:钱宇)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1;342:d3036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