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1年08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亚洲重症监护室败血症治疗未良好遵从诊疗指南

    严重败血症是一种常见、治疗费用惊人、致命的疾病,为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国际重症学界就严重败血症的诊断、治疗达成共识,制定了《严重败血症诊疗指南》。其中包括最初6小时的早期复苏策略,如早期血培养、抗生素应用、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目标指导治疗;以及24小时治疗管理策略,如应用低剂量激素、重组活化蛋白C(Drotrecogin alfa),控制血糖,呼吸支持等。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的Jason Phua等通过在重症监护室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亚洲国家重症监护室对严重败血症患者的治疗并不规范,对国际推荐的诊疗指南遵从性较差。

    研究者在16个亚洲国家150个重症监护室的1285位成人严重败血症患者中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评估亚洲医院和重症监护室对严重败血症患者早期复苏策略和治疗管理策略的依从性。了解依从性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亚洲医院组织特点对依从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入组的严重败血症患者住院死亡率44.5%,医生对复苏和管理策略的依从性分别是7.6% (98/1285) 和 3.5% (45/128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医生对复苏和管理策略的依从性和患者死亡率降低独立相关:早期血培养 (803/1285; 62.5%,95% 可信区间,59.8% ~65.1%),应用广谱抗菌素治疗 (821/ 1285; 63.9%,61.3% ~66.5%),中心静脉压达标 ( 345/870,39.7%,36.4% ~42.9%)。高收入国家、医学院附属医院、有优秀奖学金计划、外科的重症监护室更易遵守复苏和管理策略。

    分析认为,虽然严重败血症死亡率较高,亚洲大部分地区医院重症监护室并没有很好地遵守《严重败血症诊疗指南》中的患者复苏和治疗管理策略。早期血培养、抗生素治疗和中心静脉压达标与改善严重败血症患者生存预后独立相关。研究者同时提出,由于本研究入组的重症监护室不具有充分代表性,遵从管理策略的比例可能高于实际,需要谨慎解读研究结果。(编译:张莉)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1;342:d324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