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1年08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ACCF/AHA 2011年老年高血压共识——从预防到治疗

    2011年4月,美国心脏病学学院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F)工作组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联合美国多个学会以及欧洲高血压学会共同制订并发布了《ACCF/AHA 2011年老年高血压共识》。这是首个为6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预防、治疗提供完备建议的指南。

    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可见于约64%的老年男性和78%的老年女性,而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乐观。该指南专家组的主席、来自纽约医学院/韦斯特切斯特医疗中心的Wilbert Aronow教授指出,许多临床医生不愿意为患者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因为他们认为降压治疗会增加死亡风险。这种观点来源于之前部分临床研究的结果——降压治疗虽然能减少中风和血管并发症风险,但会增加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此外,多数临床试验又不包括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及管理方面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2008年,一项名为“高龄老年高血压临床试验”(Hypertension in the Very Elderly Trial,HYVET)的研究结论给这个观点带来了冲击。该研究是一项针对3845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降压治疗的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证明,降压治疗(吲哒帕胺缓释片单药或者联合培哚普利)可使坐位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5mmHg和6.1mmHg,心率降低64%,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3%和21%。由于伦理原因,两年随访时研究终止,但是现有的结果足以证实,合理的降压治疗对于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有益,为对该类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尽管HYVET研究为共识的制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方面还缺乏充足的研究依据,所以,现有的推荐还是大部分建立在专家共识基础之上。

    共识指出,在评估一名已经确诊或者疑似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之前,首先要进行精确的血压测量。常规监测血压,包括测量站立1分钟~3分钟后的血压,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或高血压。

    获得患者准确血压数值后,医生需要判断该数值是否代表高血压。年轻人血压正常值应该在120/80mmHg以下,该数值也是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大动脉的僵硬程度增加。专家组建议,对无并发症的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Hg。
但是,65岁~79岁与80岁及以上人群收缩压控制目标是否应保持一致并不明确。

    专家组成员之一的George Bakris博士指出,临床医生不应过分强调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尤其是对那些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他同时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方法来区分“非难治性”患者,65岁以上的老人起码都有5种以上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140mmHg只是一个目标,如果这些人无法耐受这样低的血压,将这一标准提升至150/80mmHg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高血压确诊后,医生应首先明确可逆性和可治疗的诱因,评估器官损伤程度,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影响预后的因素和患者的依从性。在确定治疗方案时,也要考虑是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

    治疗的第一步同年轻高血压患者一样即改善生活方式。在一些轻度、无需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这可能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戒烟、降低体重、减轻精神压力、降低过多的钠和酒精的摄入,提高运动量等。

    降压药物应用从单药、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反应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如果在最大剂量下血压仍不达标,则应加用第二个不同种类的药物。如果第一个药物不是利尿剂,第二个药物就应该使用该药。如果两种药物均不能有效降压,再加用第三个不同种类的药物。老年患者通常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依从性问题。

    专家组建议初始治疗采用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氯噻酮或阿米洛利,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对于80岁以上人群,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145 mmHg左右。药物治疗应首选低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药治疗,必要时加用第二种药物。80岁~89岁的患者应经常监测站立位血压,由于目前尚未明确此类人群中导致器官灌注损伤的血压界值,专家组建议避免将血压控制在130/65 mmHg以下。

    这是关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第一个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指出,还有很多的工作亟待完善,包括明确“老年”的具体年龄范围,因为一个人的岁数并不一定完全代表衰老的程度;明确高血压诊断的血压界值和降压治疗目标值;寻找可有效降压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理想药物,以及是否存在药物治疗反而有害的患者。(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1;57:2037-2114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