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诱导的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inducible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iBALT)是一种异位淋巴组织,在肺炎或肺部感染之后在肺部形成。像常规淋巴组织一样,iBALT有可分离的B细胞和T细胞区域、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s)、固有DC细胞、高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淋巴管。一旦形成,iBALT从气道收集抗原和承受抗原的DC细胞,使幼稚的B细胞和T细胞处于活化状态。iBALT与人体慢性疾病相关,如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是促使iBALT形成过程的最初事件并不清楚。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Javier Rangel-Moreno等研究发现,iBALT的发展依赖于IL-17。
小鼠由于缺乏传统的次级淋巴器官,在流感后容易形成iBALT。研究人员用刚出生的小鼠进行试验,在小鼠刚出生时期利用脂多糖和流感病毒感染肺部,发生炎症之后在肺形成iBALT。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确认脂多糖和流感病毒是否是唯一能引起小鼠形成iBALT的原因还进行了增补试验。研究人员利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诱导生成iBALT。试验结果证实只要刚出生的小鼠肺部暴露在炎症刺激因素中都会形成iBALT。次级淋巴器官的发展依靠CD4+CD3-淋巴组织可诱导的细胞(lymphoid tissue inducer cells,LTi细胞)的活性。尽管研究人员在刚出生小鼠肺部,特别是在感染之后发现了LTi细胞,但在小鼠肺部形成的iBALT缺乏LTi细胞。研究人员发现,由CD4⁺T细胞产生的IL-17对iBALT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IL-17通过促进不依赖淋巴毒素-α的趋化因子CXCL13的表达而发挥作用。趋化因子CXCL13对滤泡的形成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IL-17对异位淋巴组织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编译:马驰)
参考文献:《Nature Immunology》2011;12:63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