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返老还童?中国古代曾有饮用童子尿的民间偏方,虽不知机理何在、疗效如何,但异曲同工的是,《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德国科学家开展的有趣研究,发现中老年成鱼在摄入年轻小鱼的粪便后,寿命得到了延长,运动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提示小鱼粪便与粪便中的微生物,能让老年鱼类活得更久。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遗传学家Dario Valenzano等人选择了一种名为非洲青鳉鱼(African turquoise killifish)的鱼作为研究对象。这种鱼生活在有着明显旱季和雨季区分的非洲地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出了极快的生命周期,以便赶在旱季来临、水塘消失之前完成传代。因此,这种鱼出生后几周就可以达到性成熟,寿命通常只有4~6个月,是地球上寿命最短的脊椎动物之一,适合作为研究衰老的模型。
和人类一样,这些小鱼的肠道菌群随着月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年轻小鱼的肠道菌群更丰富多样;随着月龄增长,老年鱼体内的肠道细菌种类减少,而对个体有害的细菌逐渐占据上风。
研究者将9周半大的中年鱼泡在含有抗生素的水中,让抗生素杀死它们自身的肠道微生物,再将他们转移到无菌水中;随后,把收集到的6周大青年小鱼的粪便撒在中年鱼生活的无菌水里。作为对照,研究者同时设置了三个对照组,干预措施分别如下:
1、 饲喂同龄鱼的粪便;
2、 只饲喂抗生素;
3、 不做任何处理。
第16周时,研究者比较了四组鱼的寿命,结果发现:与三个对照组相比,吞服了年轻小鱼粪便的那些鱼的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中位数寿命分别提高了21%~41%不等。
被延长的不只是寿命,也有生命活力。这些吃过年轻小鱼粪便、本应进入“老年”的鱼,在运动能力方面的表现,和青年时期非常类似,更有活力。也就是说,它们不仅活得更久,而且活得还很健康。研究者确认,吃过年轻小鱼粪便之后,它们体内的肠道菌群与年轻小鱼相比并无太多差异。
究竟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研究者认为,可能的一个解释是,随着个体衰老,动物的免疫系统不断变弱,有害的肠道菌群在竞争中胜过了有益的肠道菌群,导致健康水平下降。然而,吃下年轻动物粪便的“菌群移植”法,能够避免或延缓这一现象的发生。另外,年轻动物体内的菌群,也许对免疫系统本身也有着促进作用。
难道说,喝童子尿也有类似功效么?还不得而知。当然,鱼身上取得的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在人身上复制。该实验室之后会计划对果蝇展开类似的实验,进一步探究微生物菌落在动物体内的影响。期待他们能在多种动物身上验证这一思路,为人类带来更多延年益寿的手段。(作者:贾玉华)
参考文献:Nature 2017;5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