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7年03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现代观点

科学家发现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新元凶

作者:龚银花

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的Mathieu Lupien等人确认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的非编码遗传驱动因子。ER-α(ESR1)的持续表达导致了三分之二的乳腺癌发生,因此这一受体往往被用作ER阳性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标。此外,功能性非编码单核苷酸变异(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NV)可能是“单一基因”(single gene)疾病的潜在驱动因子,可产生编码变异相关的表型效应。
ESR1基因的体细胞拷贝数改变发生在约1%的ESR1阳性乳腺癌患者身上,这说明可能存在其他机制导致ESR1的持续表达。研究人员发现,在7%的ESR1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在一组调控元件(set of regulatory elements,SRE)中含有大量体细胞突变,这些突变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来调节ESR1基因表达。SRE包括了一种反复突变的增强子,该增强子活性受到rs9383590影响。rs9383590是一种功能性、可遗传的SNV。
已有许多科学家对促进ESR1表达的基因突变进行了研究,而本研究则对调控元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称,现在科学家不仅可以在基因中寻找驱动突变,也可以在其他功能性调节元件中寻找驱动突变。如果将基因想象为“光源”的话,则驱动突变不仅会存在于“电灯泡”,而且还会直接作用于“开关”和“调光器”。研究还强调了多个调节元件组合活性(combinatorial activity)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把SRE看作一个单一的单位,以确定癌症中非编码基因改变对单一基因的影响。(作者:龚银花)
参考文献:Nature Genetics 2016;48:1260-1266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