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6年10月号
医学进展

肠道微生物塑造免疫系统

作者:王婷

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能是由于肠道内某些细菌抑制了免疫系统发展导致的

早前已有研究指出,婴儿早期接触过的某些特殊微生物有益于免疫系统,可以预防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农场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患哮喘和过敏的概率也相对较低。有人因此提出假设,为了防治传染病,一些清除细菌的卫生措施反而会干扰免疫系统。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Ramnik Xavier和他的团队研究了肠道微生物和多个国家的超过200名从出生到3岁的儿童病历。实验者在三个国家分别挑选了74名儿童,在三年时间里,每月对参试儿童的粪便进行取样,对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建立基因数据库。同时研究了肠道微生物及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析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过程。对NOD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和拟杆菌LPS,检测其血糖和糖尿病发生率。

结果显示,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儿童中,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比率高于俄罗斯,同时拟杆菌和拟杆菌属的细菌多于大肠杆菌,而俄罗斯儿童体内大肠杆菌更多。研究人员进行人体白细胞培养时发现,拟杆菌产生的LPS抑制了大肠菌LPS对免疫系统的刺激,而大肠菌LPS对免疫系统的刺激能够强化免疫系统。拟杆菌这类免疫抑制LPS阻止了早期免疫系统发育,并且促进了1型糖尿病的发生。

当然卫生学假说的影响很可能通过多个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实现,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生命早期共生菌的免疫原性,如果想要干涉益生菌的发展使其降低免疫性疾病的概率,还需继续研究不同的细菌成员是如何单独作用于免疫系统的。(作者:王婷)

参考文献:Cell 2016;165:842-853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