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6年10月号
医学进展

LC3吞噬作用缺陷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王敏骏

众所周知,凋亡细胞清除缺陷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主要机制。研究显示,小鼠缺乏能清除凋亡细胞的分子会出现SLE样疾病,而在体外实验中,来自SLE患者的巨噬细胞接触到凋亡细胞时,往往表现出清除缺陷,炎症细胞因子合成升高。

LC3相关吞噬作用(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 LAP)是一种非经典的自噬过程。既往研究证实,当共轭LC3的磷脂酰乙醇胺直接暴露于吞噬体膜时,吞噬体会将包含凋亡细胞的某些颗粒吞噬入内,并招募自噬过程中的某些成分,以促进吞噬体成熟和消化所吞噬的物质。全基因组学研究显示,Atg5基因多态性(可能还有Atg7基因)可能参与了经典的自噬过程和LAP,是SLE易感基因的一个指标。

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Martinez J博士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在体内LAP缺陷可能会导致SLE发病。

研究人员发现,当小鼠缺少任何LAP过程的几个成分,小鼠会表现出血清中炎症因子和自身抗体水平升高,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及明显的肾脏损伤。如果将凋亡细胞注射入LAP缺陷小鼠体内,这些凋亡细胞会被吞噬,但不能被有效降解,使之激发促炎因子水平急性增加,而抗炎的IL-10不会升高。如果将凋亡细胞反复注射入LAP缺陷小鼠体内,后者会加速出现SLE样病变,包括血清自身抗体水平升高。与之相反的是,当缺少与经典自噬通路(但不是LAP)必须的基因时,小鼠不会表现出凋亡细胞清除缺陷和炎症因子合成增加,也不会出现SLE样疾病。

该研究认为,LAP缺陷,而不是经典自噬过程,可能导致SLE发病。该研究论文的共同通信作者、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免疫科主任GreenDR教授表示,希望这些研究发现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SLE患者的发病机制,并且有机会通过开发新的方法来阻止或降低狼疮特征性的炎症或自身免疫反应来改进相关治疗。(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Nature Medicine 2016;22:404-411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