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布城医院的Hui
Jen
Ding等人发表文章称羟氯喹广泛用于风湿病的治疗,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羟氯喹耐受性好,但视网膜病变不能忽视。视网膜毒性发生率虽然低,但可能引起视力下降,以及不可逆的损害,即使在停药后视网膜病变还可能继续进展。
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羟氯喹引起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治疗持续时间以及累积剂量。当然,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一些患者服用小剂量的羟氯喹出现视网膜病变,或者累积量很大但并不出现视网膜损伤,视网膜损伤说明我们对疾病进程的理解并不全面。
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如光学相关成像、荧光造影以及多焦视网膜电图可在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这些技术手段与中心视野检测(10-2视野)一起作为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项目。目前还没有用于检测羟氯喹视网膜病变敏感性及特异性都高的理想筛查。
如何筛查羟氯喹的视网膜病变仍存在争议,包括何时进行筛查、筛查的目标人群以及如何进行筛查。目前广泛被认可的危险因素包括>6.5mg/kg/d或累积使用剂量>1000g,治疗超过5年;存在肾功能不全或者肝功能不全;有视网膜疾病病史以及老年患者等。
羟氯喹治疗风湿病虽然有效,但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到羟氯喹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早期视网膜筛查。(作者:姚海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参考文献:Rheumatology 2016;55:95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