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0年3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医学里程碑

IL-23参与机体抵抗李斯特菌感染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细胞内感染菌,它可以导致自发性流产、败血症和脑膜炎等疾病。在对抗细胞外细菌感染、清除体内细菌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LM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如何聚集到感染部位以及详细的杀伤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美国学者Karen Meeks等人研究发现,在机体拮抗LM感染过程中,IL-23和IL-17受体A发挥了重要功能。研究者利用LM感染敲除IL-23p19亚单位基因(不能产生IL-23)的小鼠,这些小鼠体内IL-17A和IL-17F水平明显降低,而IFN-γ的产生未受明显影响。LM对CD4、CD8或NK细胞的影响不明显,但可以诱导γδ T细胞产生IL-17A。

    利用LM感染敲除IL-23p19亚单位和IL-17受体A基因的小鼠,补充至肝脏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但是被感染肝脏的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细菌周围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在抑制感染扩散的过程中,IL-23和IL-17受体A并不参与中性粒细胞的精确聚集(定位至病变部位)。用LM感染敲除IL-23p19基因的小鼠,随后注射重组IL-17A,就可以明显减轻其肝脏和脾脏内病变的严重程度。

    上述结果说明在LM感染时,IL-23可以调控γδ T产生IL-17A和IL-17F,后两者具有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至肝脏和清除病原体的功能。(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Journal of Immunology》2009;183:8026-8034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