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人们还未注意到尼帕病毒(Nipah virus),但在1999年尼帕病毒导致马来群岛的猪和猪农爆发脑炎,造成105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自1998年尼帕病毒已感染477人,死亡252人。除了马来西亚,印度和孟加拉国也报道过死亡病例。1994年发现的尼帕病毒的近亲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在澳大利亚已造成7例感染,4例死亡。研究证实狐属狐蝠科的果蝠是尼帕和亨德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尼帕病毒主要通过中间宿主猪感染人类,亨德拉病毒则通过马感染人类。
迄今为止,还不清楚这两种病毒的致病机理,但其高致病性(尼帕病毒导致75%感染者死亡,在小规模病毒流行中死亡率可达到100%)迫使人们加快研究病毒的治疗方法。2009年10月,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联合宣布:他们已经迈出抗病毒治疗的关键一步,他们发现的人源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102.4能够保护暴露于尼帕病毒10小时后的雪貂免于感染,m102.4能够中和所有已知的尼帕和亨得拉病毒分离株,这使得人们有望在感染尼帕或亨得拉病毒后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雪貂研究是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的动物健康实验室(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ustralian Animal Health Laboratory)进行的。8只雪貂被灌输尼帕病毒最低感染量的10倍剂量,6只接受m102.4,其中3只在灌输前24小时就接受抗体,3只在灌输病毒后10小时接受m102.4。灌输后接受抗体的3只雪貂都出现了发烧和轻度感染,但都在20天的观察期后恢复健康。2只对照组和2只灌输前接受抗体的雪貂出现严重症状,比如抑郁、痢疾、出血和后肢麻痹。即使如此,灌输病毒前接受抗体的雪貂没有像对照组那么快出现严重症状。有一只灌输病毒前接受抗体的雪貂出现例外,它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只检测到微量病毒。
虽然此实验使用的动物数量不大,但此研究合作者——美国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的Broder教授说道:“此研究如此明显的结果毫无疑问说明了抗体的有效性。我们使用了10倍的最少感染量,试验结果就如此明显,但我们还不清楚抗体可以在暴露后多久给予还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编译:陈凤清)
参考文献:《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9;302: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