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7年02月号
医学进展

根据突变信号重新定义食管腺癌亚型

作者:王敏骏

食管癌是全球第八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六大常见病因。食管癌主要有两种病理亚型,即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在过去的三十年内,美国白人男性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生率上升了4.6倍。EAC是一种侵袭性疾病,早期就会出现局部扩散,导致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不超过1年。食管切除联合围手术期化疗或放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期。然而,与其他癌症相比,食管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明显滞后仅有曲妥珠单抗能够改善ERBB2阳性的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英国剑桥大学的Maria Secrier等人对129例病例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食管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癌症,伴有频繁大规模重排的拷贝数变化。体外研究发现,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共扩增和/或下游的促有丝分裂活化几乎普遍存在,因此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可能需要联合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一个独立队列(n=87)中,突变印迹(mutational signature)发现了三种不同的分子亚型。第一种亚型是在同源重组途径中存在普遍缺陷的BRCA印迹的富集。第二种亚型是与高突变负荷和新抗原负担有关的显性的T>G突变模式。第三种亚型是C>A/T突变模式。

总而言之,该研究揭露了分子靶向治疗试验中缺乏疗效的可能原因。食管癌的三种不同亚型的发现,可能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食管癌的新型个性化疗法提供一定的帮助。(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Nature Genetics 2016;48:1131-1141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