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最佳血管通路形式。与中央静脉导管相比,动静脉内瘘能将系统性败血症的发生风险降低6倍,并且具有更低的全因和心源性死亡率。然而,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失败率很高,约占1/3。导致早期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前动静脉直径、动脉流入和手术后早期通过动静脉内瘘的血流。研究显示,部分麻醉方法能直接影响静脉直径和术中术后的血流。与局部麻醉相比,区域麻醉可更好地扩张血管,并增加短期内的血流量。
英国格拉斯哥的伊丽莎白女王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外科系的Emma Aitken博士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观察者盲法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区域麻醉相较于局部麻醉是否能更好地改善术后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通畅程度。
在2013年2月6日至2015年12月4日期间,格拉斯哥三家大学附属医院将接受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或头臂动静脉内瘘手术的126例成年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受局部麻醉(63例,0.5%左旋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皮下注射)或区域麻醉(63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rachial plexus block,BPB,0.5%左旋布比卡因和1.5%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主要终点为术后3个月时动静脉内瘘的初级血流通畅率。
所有患者均进入意向治疗分析人群。结果发现,在术后3个月时,BPB组的初级通畅率较局部麻醉组更高(84%
vs. 62%,OR=3.3,P=0.005),并且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扩张更大(77% vs
48%,OR=3.6,P=0.03)。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
该研究认为,与局部麻醉相比,BPB区域麻醉能显著改善动静脉内瘘术后3月时的初级血流通畅率。(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Lancet 2016;388:1067-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