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7年02月号
医学进展

抗TNF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时应用非TNF靶向生物制剂疗效更佳

作者:赵永刚

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中,当甲氨喋呤无效时,可以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抑制剂来改善RA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多达1/3的患者出现持续疾病活动,并且抗TNF药物缺乏足够的疗效。因此需要其他替代治疗方案。

数项研究表明,应用非TNF靶向生物制剂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这些药物包括T细胞共刺激抑制剂阿巴西普、利妥昔单抗和托珠单抗。当一种抗TNF药物无效时,选用另外一种抗TNF药物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戈利木单抗(golimumab)等抗TNF药物,其分子结构和对TNF-α的亲和力并不相同,因此一种抗TNF药物无效并不意味着需要排除其他抗TNF药物的应用。

来自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第一种抗TNF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的患者,后续治疗应用非TNF靶向生物制剂疗效优于第二种抗TNF药物。该研究为2009-2012年间开展的一项为期52周、多中心、实用性、开放性、临床随机试验,共纳入300例抗TNF药物疗效不足的持续性疾病活动的患者。患者随机接受非TNF靶向生物制剂或第二种抗TNF药物。主要终点为24周时根据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量表达到良好或中等水平反应的患者比例。结果显示,共269例患者完成该研究。随访24周时,非TNF靶向生物制剂组69%(101/146)的患者达到良好或中等水平的EULAR反应,而第二种抗TNF药物组只有52%的患者达到良好或中等EULAR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12周时,这一比例为64%和48%;在52周时,这一比例为60%和43%。非TNF靶向生物制剂组的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红细胞沉降率(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DAS28-ESR)水平更低。

研究表明,对于抗TNF药物治疗后未达标的RA患者,后续采用非TNF靶向生物制剂似乎是个更好的选择。(作者:赵永刚)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6;316:1172-118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