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放置药物洗脱支架或者裸金属支架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临床最常应用的一种治疗操作。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患者进行PCI治疗。有研究显示,与裸金属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能更有效预防再狭窄。此外,与第一代支架比较,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更能降低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而有可能转化为减少患者死亡和心梗的发生风险。然而,有关当代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对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心梗、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对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的数据还较为有限。
挪威St
Olav’s大学附属医院心脏病临床中心的Bonaa
KH博士等组织了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以评估比较应用当代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风险和临床收益。9013例稳定或不稳定的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配,分别植入当代药物支架(96%为依维莫司或佐他莫司〔zotarolimus〕洗脱支架)或裸金属支架。主要终点为平均随访5年之后的包括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在内的复合指标。
结果发现,在6年时,药物洗脱支架组与裸金属支架组的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16.6%和17.1%(HR=0.98,P=0.66)。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也没有任何显著性差异。药物洗脱支架组与裸金属支架组患者6年内出现的任何血运重建比例分别为16.5%和19.8%(HR=0.76,P<0.001);发生明确的支架血栓比例分别为0.8%和1.2%(P=0.0498)。此外,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该研究认为,通过PCI,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是相当的。(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375:1242-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