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7年01月号
医学进展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vs开放性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2周时预后相似

作者:卜燕

澳大利亚皇家布里斯班妇女医院泌尿外科医生John W Yaxley 最近发表了一篇随机、对照、3期研究的文章。鉴于目前在泌尿肿瘤学这个领域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与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试验数据较少,作者发文旨在填补此方面的空白,并详尽比较了上述两种方法在功能和肿瘤学预后方面的差异以及术后12周时的预后。

该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年龄在35岁到70岁之间、近期诊断为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并选择手术作为治疗方法的男性患者。所有纳入患者能够阅读和英语表达,没有头部损伤史、痴呆或精神疾病,预期寿命为10年或以上。这些纳入患者从皇家布里斯班妇女医院招募,并且随机分配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或人工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病理学家(盲态)审查了活检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样本。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是6周、12周和24个月时的泌尿功能(扩展前列腺癌综合指数〔Expanded Prostate Cancer Index Composite,EPIC〕的泌尿维度〔domain〕)和性功能(EPIC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Questionnaire,IIEF〕的性功能维度),以及肿瘤学预后(24个月时阳性手术边缘状态和疾病进展的生化和影像证据)。该试验具有足够的效能评估24个月期间健康相关和维度特异性生活质量预后情况。该文报告了6周和12周时的早期预后。符合方案人群进行了主要分析和安全性分析。此项临床试验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临床试验注册中心(Australian New Zealand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ANZCTR)注册,编号为ACTRN12611000661976。

临床试验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展开,共纳入326名患者。由于18名患者在中途退出试验,故151名受试者进行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根治切除术,以及157名受试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121名接受耻骨后前列腺根治切除术的患者完成了为期12周的问卷调查,而131名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完成了问卷。两组泌尿功能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术后6周(74.50 vs 71.10 P=0.09)和术后12周(83.80 vs 82.50P=0.48)。 而且,在术后6周(30.70 vs 32.70P=0.45)或术后12周(35.00 vs 38.90P=0.18)时,两组性功能评分没有显著差异。对两组阳性手术边缘比例比较:前列腺癌根治术(15 [10%])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23 [15%])这两种技术是不等效的,因为差异的90% CI上限0.11大于预先设定的Δ(即0.10)。然而,优效性检验表明,两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21),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列腺癌根治术组有14名患者(9%),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有6名患者(4%)。 术中不良事件比较:列腺癌根治术组有12名(8%),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有3名(2%)。

术后12周的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外科手术产生了相似的功能预后,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患者可自行选择信任的外科医生,而非推荐特定手术。(作者:卜燕)

参考文献:Lancet 2016;388:1057-1066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