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性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对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患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患者ESR、CRP升高(或)RF测试阳性支持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入组标准多要求患者ESR≥28mm/h和(或)CRP异常。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类风关疾病缓解标准要求:ESR<20mm/h(男),<30mm/h(女)。1994年曾有研究称大约40%类风关患者ESR正常,但该结论一直未在其他试验中得到证实。
芬兰医生Tuulikki Sokka博士近期发表文章,对芬兰和美国2组类风关患者数据分析比较,以了解类风关患者中ESR、CRP、RF这3项指标的异常比例。
实验中2组数据分别来自芬兰和美国的数据库:芬兰数据库是芬兰Jyväskylä 中心医院7位风湿专家在1980年~2004年共25年中随访的1892例患者,美国数据库来自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1位风湿专家随访的478位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
收集患者首次就诊时记录的ESR、CRP值和所有的RF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各项指标的正常标准如下:ESR≤10mm/h(男)和≤20mm/h(女),CRP<10mg/l,RF测试阴性。
研究发现芬兰、美国2个数据库中患者ESR中位数都是30mm/h。芬兰、美国的试验数据分别如下:平均ESR 36mm/h和35mm/h,ESR<28mm/h患者比例分别是45%和47%,ESR正常患者比例分别是25%和30%。CRP正常患者比例分别是44%和58%。所有RF测试阴性的患者比例分别是38%和37%。ESR和CRP均正常的患者比例分别是33%和42%,所有3项试验结果均正常的患者比例分别是15%和14%,3项试验结果均异常的患者比例分别只有28%和23%。
本研究发现较高比例的类风关患者首次就诊时ESR、CRP或RF检查结果正常,首次就诊的类风关患者中不到1/3患者3项检查均异常,至少1/6患者3项检查均正常。本研究证实了上述1994年的研究结果,研究中来自2大洲(欧洲、美洲)不同实验室、不同病程患者试验数据的一致性证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普遍性。考虑到实验室指标正常的患者就诊时可能被医生忽视而延误诊断治疗,建议临床医生对首次就诊时实验室指标正常的患者加强关注。(编译:张莉)
参考文献:《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09;36:1387–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