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2年02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在他乡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基因能双重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发病和严重度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引起的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知,对于固有免疫和获得免疫,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具有关键的调节作用。MIF能反向调控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效应,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产生,并导致MIF的进一步释放和再次进入活化反应,而后者能促进促炎细胞因子、基质降解酶和环氧化酶的最大化表达。在炎症期间,血液和组织中的MIF水平会显著升高。最新研究显示,MIF基因的功能多态性会影响SLE的临床表现和疾病易感性。

    为了研究MIF对于多国SLE人群的易感性和疾病严重度的影响,耶鲁大学医学院的Sreih A等评估了3195例SLE患者和对照者的MIF基因两个功能多态性(rs5844572和rs755622),以及血浆MIF水平与SLE患者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显示,高表达MIF单体型-794CATT7/-173*C会降低高加索白种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的SLE发病率,odds ratio分别为0.63和0.46。然而,在已确诊SLE患者中,与那些没有器官受累的患者相比,合并肾炎、浆膜炎和中枢神经受累的患者出现低表达MIF基因型(-794CATT5)的比率均会降低。

    该研究认为,对于SLE的免疫病理机制,MIF具有双重调控影响。高表达MIF基因型会降低SLE的易感性,提高感染因素的清除。然而,一旦SLE确诊,低表达MIF基因型可以保护实质器官,免受炎症损害。(编译:王敏骏)

参考文献:《Arthritis & Rheumatism》2011;63:3942-3951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