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里程碑
2018年05月号
医学进展
人物与学科
医生日记

体温简史

作者:白蕊

在同样的环境下,比如某个房间里,有人热得撸起袖子,有人却冷得恨不能再披件外套;夫妻两人,就坐在彼此旁边,却往往是一人觉得应该把空调温度调高,另一个人觉得该调低。为什么在同样的室温下,有人觉得热,有人觉得冷?这是因为每个人感觉冷、热的倾向不同,然而,在医学上,只是靠一个固定的温度值/范围来判断是否发热。

医学院会教育医学生们:人体有一个核心体温,但这个教科书中的体温是人群的平均值,而不是某个人的。在诊所或医院,当医生们量取病人的体温时,他们作为对照、参比的是整个人群的平均值(37℃)。跟这个所谓的“正常”体温值不一样,就是生病了,从感染到甲状腺疾病都有可能。

其实个人体温与多种生理因素有关:比如年龄、昼夜节律、代谢和排卵周期。而这些因素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个体的体温与群体平均值往往有偏差。同样的温度,对一个人来说是正常的,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已经很高了。

至于为什么我们要用群体平均值作为正常体温标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评估每个人的基础体温一直都是件极富挑战的事情。

在16世纪前,人们通过把手放在额头、脸颊或者身体其他部位来监测病人的体温。1592年,量体温的方式出现了科学的转变,伽利略(Galileo)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任职期间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然而,真正让临床体温测量实现飞跃的事件发生在200多年后的1868年,德国医生Carl Wunderlich率先开展了对人体体温的研究,并发表了他伟大的代表作:“Das Verhalten der Eigenwärme in Krankheiten”(德文),也就是“疾病中的体温变化”,这才让医学专家和公众接受了体温测量,体温开始变成重要的身体指标。

 Wunderlich医生的这篇代表作流传极广、“寿命”极长,文中,Wunderlich赋予了37℃一个重要角色——人类体温正常参考值;证实了体温的日间波动;并确立了“正常体温”实际上是一个温度范围,随测量部位和测量时间而改变。他还发现:女性平均体温比男性略高,老年人体温比年轻人略低。

这些发现得益于Wunderlich对25000人进行的数百万次体温测量,在数字化“大数据”时代到来前,Wunderlich的体温数据库规模可谓无与伦比。庞大的数据量让其他人没有勇气质疑、批判Wunderlich观测到的体温和他的结论,以至于一个半世纪以来,他的观点仍几乎完好无损地深植于大众的脑海中、出现在医学论文里。而且,Wunderlich的很多理论在此后一直不断被证实,比如体温的日间波动、女性体温略高于男性,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平均体温进行性的微小降低。

然而,Wunderlich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正常情况下,体温保持在37℃(相当于98.6℉)”,却一直非议不断。199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至少在年轻成人中,一天的平均体温并不是37℃,一天中任何特定时间点的平均体温也不是37℃,这个值甚至都不是最常被测量到的体温值。最近,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Ziad Obermeyer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的论文也驳斥了所谓的“正常体温”。

Wunderlich的数据库规模庞大,然而他可能只分析了其中一小部分数据。我们无法得知他是如何挑选分析数据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所用的温度计并不标准,所测腋温整体偏高,测量值更接近现代的口腔温度。

像Wunderlich一样,Ziad Obermeyer及其同事也需要处理大量的体温数据,不同的是Wunderlich那时没有数据处理技术,而这却是Obermeyer等优于前人的地方,在大数据挖掘和一系列分析技术的帮助下,Obermeyer等证实正常体温不能一刀切,他们最令人惊讶的发现在于“体温与死亡风险相关:体温偏高,死亡风险增加”,尽管这一发现还不能定论,但的确很有意思,值得进一步研究。

新研究的发现

Obermeyer以及哈佛大学、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与人的正常体温并不一样,年龄、性别、肥胖程度等都会影响体温的高低,而体温甚至还能反映出一些尚未被察觉的疾病,并能用于预测寿命长短。

现在,电子病历逐渐普及,其中记载了大量的生理学数据,体温也在其中。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体温研究中,他们就采用了美国一家大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从中挖掘了2009年~2014年的门诊患者数据,筛选出了35488名没有感染也没有处方抗生素的就诊患者,因为这类患者的体温才可能是正常的。

这些患者的电子病历中记录了24万余次的体温测量结果,变化范围在35.3℃~37.3℃,平均体温36.6℃。老年人的体温最低,年龄每高出10岁,体温降低0.021℃;美国黑人女性的体温最高,比白人男性高出0.052℃。肥胖者的体温也高,因为体重越大,散热越慢,而且脂肪是很好的隔热材料,脂肪多的人就容易储留热量在体内。禁食的时候,身体为了保存能量,也会下调体温。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也会带来体温的增加,此时脉搏加快、舒张压升高。因此,体温或许可以作为肥胖以及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特征之一。

体温偏低可能预示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而体温偏高可能预示着癌症。癌症患者的体温往往偏高,这可能是癌细胞自身快速代谢所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机体处于免疫应答状态。亚临床感染或者风湿病也表现为类似的体温偏高。

更重要的是,体温还可以预测随后的死亡风险:校正所有因素后,基础体温增加0.149℃,年死亡率增加8.4%。其实,关于体温偏高增加死亡率这一结果,此前也有大型研究得出过类似结论:2008年,Conti B.等发表于《Cell Mol Life Sci》上的研究表明,在从果蝇到秀丽隐杆线虫等一系列变温动物模型中,体温的降低能够延长寿命、延缓衰老。恒温动物也是如此,2006年Conti B.等发表于《Science》上的研究用了转基因小鼠(经基因编辑它们有更低的体温)做这项实验,得出了类似结果。然而,此前的一些小型研究对体温的长期效果进行的研究却发现,低体温与急症(如髋部骨折)导致的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这可能提示我们,短期及长期体温调节的生理学基础不同。

大数据能帮我们揭示新的医学知识,就像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体温都不尽相同,这与年龄、性别、胖瘦、疾病等都有关系,并且体温高/低也预示着某些疾病,例如癌症,乃至死亡风险。

(作者:白蕊)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7; 359:j5468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7;359:j569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