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9年07月号

应激障碍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作者:王敏骏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创伤的严重应激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强烈的情绪或动作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血压与心率升高、血管收缩,甚至可能造成阻塞动脉的脂肪斑块破裂,冠脉血供障碍、从而诱发心脏病。然而,大多数研究的样本是男性,且主要集中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或自我报告的PTSD症状。因此,有关应激反应对多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短期及长期影响的研究数据还很少见。

冰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学中心的Song Huan博士等进行了一项群体队列研究,以评估应激障碍与随后的心血管疾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是一项瑞典的大型队列研究,共纳入13.7万例确诊应激障碍的患者(包括:PTSD、急性应激反应、调节障碍和其他应激反应)、17.1万例上述患者的兄弟姐妹(未患应激障碍),以及136.6万例普通个体作为对照人群,随访长达27年。

结果显示,在27年的随访期间,暴露组、兄妹组和匹配的未暴露组的任何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分别为10.5、8.4和6.9例/每1000人年。在随访的第1年,患有应激障碍的受试者与他们未患应激障碍的兄弟姐妹相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1.64,其中心衰风险比最大(HR=6.95)。在1年后,发病风险下降(总体HR为1.29),其中心律失常HR为1.12,动脉血栓/栓塞HR为2.02。应激障碍与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年龄<50岁时,HR为1.40)的相关性比年龄≥50岁时的迟发性心血管疾病(HR=1.24)的相关性更强。除了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以外,合并精神性疾病不会改变这种相关性。分析人群匹配队列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随访第一年期间,任何心血管疾病HR为1.71,此后HR为1.36。

该研究表明,应激障碍会增加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9;365:l125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