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Shao-Hsien Liu等人对关节腔注射皮质类固醇或透明质酸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的长期疗效展开了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骨关节炎项目研究数据,应用新用户设计来确定受试者已开始注射皮质类固醇或透明质酸(n =412)。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膝关节症状(疼痛、僵硬程度和功能)进行评估。进行2年以上随访,使用边际结构模型对依时混杂因素进行调整,评估与未注射者相比,进行药物注射对患者关节症状的影响。
在412名进行药物注射的受试者中,皮质类固醇注射者占77.2%,透明质酸注射者占22.8%。约18.9% 的受试者在开始药物注射后再次进行药物注射,但多数后续注射药物类型有所转换。平均而言,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未注射者相比,使用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的受试者关节疼痛程度(年恶化评分:1.24分,95% CI:0.82~1.66)、关节僵硬程度(年恶化评分:0.3分,95% CI:0.10~0.49)及功能(年恶化评分:2.62分,95% CI:0.94~4.29)恶化加剧。
使用透明质酸注射治疗的受试者,其WOMAC评价并未改善(疼痛:0.50,95% CI:-0.11 ~ 1.11;僵硬程度:-0.07,95% CI:-0.38~0.24;功能评分:0.49,95% CI:-1.34~2.32)。
研究显示,尽管关节腔注射在短期临床试验中可以减轻关节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对注射皮质类固醇或透明质酸2年以上的患者研究发现,关节腔注射并没有为这些患者症状带来持续缓解。(编译:李洋 哈医大附属二院 风湿免疫科)
参考文献: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18;45;131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