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和美国,仿制药占据所有处方的近9/10。仿制药与同类品牌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由于仿制药一般比品牌药便宜得多,因此仿制药或可增加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用药持续性。然而,两者在外形和包装上的差异,往往会使患者对仿制药产生负面认知,转而使用价格相对昂贵的品牌药,从而增加医疗成本。所谓授权仿制药是由品牌药生产商指定生产的仿制药产品,所以两者在在活性成分、外形和辅料上是完全一样的,可明显减少对仿制药的负面认知。
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的Desai R博士等人通过分析美国的私人商业保险和公共保险项目(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的相关数据,比较了使用授权仿制药或普通仿制药的患者分别有多少转而使用品牌药。
这是一个观察性队列研究。患者原本使用品牌药(包括阿仑膦酸片、氨氯地平片、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鲑鱼降钙素鼻喷雾剂、艾司西酞普兰片、格列吡嗪控释片、喹那普利片和舍曲林片),但在仿制药进入市场后,转而使用授权仿制药或普通仿制药,此后再随访一年,观察患者是否再次转回品牌药。
共有94909例患者使用授权仿制药,116017例患者使用普通仿制药,分析发现,在未校正混杂因素前,不同药品之间,患者再次转而使用品牌药的差异很大,范围从低至3.8例/100人年(阿仑膦酸片)到高至17.8例/100人年(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就所有药品而言,转用品牌药的总体比率为8.2例/每100人年。校正后分析显示,与普通仿制药相比,授权仿制药使用者再次转而用品牌药的比率较低(HR为0.72)。
该研究表明,从授权仿制药再退回至品牌药的患者比率低于普通仿制药。其实,要想让那些已经用过品牌药的患者不排斥仿制药,医患沟通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增加患者对所谓仿制药的了解,知道仿制药与品牌药之间在质量、安全性、疗效方面都非常相似,有助于预防患者再次转而用品牌药。此外,让仿制药与品牌药的外观看起来一样,也有帮助。(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8; 361:k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