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万众瞩目的《21世纪治愈法案》(21st Century Cures Act)在美国众议院以绝大多数赞成票表决通过。
在美国当前的政治局面中,两党一致同意的情况并不
多见。该法案旨在积极推动新药研发,加快审批过程,促进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因此受到制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行业的大力拥护。该法案一旦得到参议院批
准,作为法律颁布,为保障其执行,未来5年内,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预算会增加87.5亿美元,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预算会增加5.5亿美元。同时,由于医疗产品的审评标准调整,未来上市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受到巨大冲击,
影响深远。
该法案放松了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流程监管,引起医学界高度关注。FDA的办事作风并不拖沓,新药审评期限一般为6~10个月,审批通过率在95%以上,在管理机构中已经效率很高了。尽管如此,法案仍要求FDA在审评时考虑非传统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来提高效率。
在肿瘤学中倒是可以采用适应性研究设计和贝叶斯方
法(Bayesian
method),但是让FDA制定标准,在审评老药新用时依靠“临床经验的证据”(包括“观察性研究、登记和治疗应用”)而不是随机对照试验,鼓励医疗器
械在上市前开展“期限更短、样本量更小的试验”,问题可就大了。这些方法虽然多少也能体现药品安全性,但有效性评估不如随机试验严格。
八十年来,美国的药品监管模式都朝着准确评估疗效和风险的方向不断进步。眼下,美国参议院正在酝酿配套法案,离最终表决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新的立法把上个世纪已经解决的一些问题又带回来了,医生和患者都可能处于不利境地。
《21世纪治愈法案》紧跟时代发展,积极采纳更合
适的证据,有利于夯实生物医学创新的基础,避免错失亟需药品的研发良机。它为NIH补贴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为长久以来苦于无药可医的成千上万的
罕见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立法的这些良好意愿无疑值得称颂赞美,但要是能在措词上略加斟酌,确保未来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在上市前得到合理审评,既保持FDA
一贯的高标准,又不延误亟需药品解决临床问题,那才真正是“患者和他们所爱的人的胜利”。(作者:邱梅)
参考文献:Lancet 2015;385:2137-2138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372:2473-2475
Nature Medicine 2015;21:1103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373:1677-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