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20年06月号

少饮酒,远房颤

作者:白蕊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卒中风险的增加,甚至死亡。随着人口老龄化、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以及全球肥胖人口的显著增长,预计未来四十年房颤患病率将至少增加一倍。

房颤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脑卒中、控制心律失常,近年来,通过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房颤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房颤而言,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久坐,和饮酒。其中,中重度饮酒与房颤的发生呈强相关,男、女均如此,而且呈剂量依赖效应,每天喝一杯酒,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8%。

酒之所以会促使房颤的发生,有多种因素:过度暴露于酒精会触发心房的活动,增加交感/副交感兴奋性,缩短心房不应期,减少钠离子通道表达,这些都会触发房颤。规律的中等量饮酒会带来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如左房扩大、心房纤维化、传导减慢。

那么,戒酒、减少饮酒对于房颤的二级预防有效吗?最近,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Alfred Hospital)、皇家墨尔本医院、墨尔本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这项在澳大利亚开展的随机临床试验在经常饮酒、且有房颤病史的人群中开展,评价了控制酒精摄入的作用。随机分配到限酒组的70人成功地实现了饮酒量的减少,从每周平均16.8±7.7(±SD)份降到了2.1±3.7,减少了87.5%;这70人中有61%实现了戒酒。分配到对照组的70人,每周饮酒量从16.4±6.9份降到了13.2±6.5,减少了19.5%。控制饮酒带来了体重的减轻(减少了3.7kg),和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

经过6个月的随访证实,限酒组无房颤复发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房颤负担显著降低。

“凡事适可而止”是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用在酒上就是饮酒不过度就行,然而,这项澳大利亚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要想成功控制房颤,就要尽量减少酒精摄入,最好戒酒。(报道:白蕊)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382:20-28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382:83-84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