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机体有个特点,那就是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标度不变性(scale invariance),比如很多生理学变量——心率、呼吸、自主活动,无论是从几分钟来看还是从24小时来看,它们都有相似的频率——心率每分钟60次,每小时差不多就是3600次,以此类推。然而在年老或生病的情况下,这种标度不变性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标度不变性可以作为健康的一个标志。
很多强有力的证据都表明,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益,那么,年老或生病时标度不变性的丧失是否能被运动所逆转呢?荷兰科学家的研究肯定了这一点——通过大量的锻炼能够恢复标度不变性,这一点无关年龄。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Changgui Gu等对4个年龄段的小鼠进行了研究,分别是0.5岁、1岁、1.5岁及2岁年龄组,每组至少有6只小鼠。研究人员发现,它们躯体活动的标度不变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退。
通过拿走跑步
轮限制小鼠的运动量,研究人员发现这在各年龄组都会导致标度不变性的丧失。研究人员还惊讶地发现,缺乏运动对老龄鼠和年轻鼠标度不变性损伤的程度相当,彰
显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无年龄差别,一视同仁。随后,在放回跑步轮后发现,小鼠的标度不变性得到了恢复。而且,小鼠在清醒活跃时段(夜间)的锻炼还能改善
休息时段(日间)的标度不变性,提示清醒时的运动在休息时也能带来益处。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运动对标度不变性的影响大于年龄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指出,缺乏运动以及久坐的生活习惯是引发多种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荷兰的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了锻炼有益身体健康,给健康项目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作者:白蕊)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112:23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