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里程碑
2019年08月号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下)

作者:生命新知

诺贝尔逝世后,根据他的遗嘱,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五周年纪念日,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争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隆重的授奖仪式都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瑞典国王及王后亲自出席并授奖。

 诺贝尔奖最初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奖五大奖项,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各项奖金最多可由三人共同分享。遵循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经济学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五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

平安夜,柏林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科病房内,一名女孩气息奄奄。女孩罹患的是当时极为凶险的一种疾病——白喉。当时,白喉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在欧洲,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白喉。没有圣诞树,没有欢声笑语,在这个纪念基督诞生的日子里,似乎没有救世主降临的任何征兆。

突然,凝固的空气被打破,一位护士走进病房,向女孩的父母轻声耳语了几句,女孩的父母茫然站起身,走出房间。走廊上站着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络腮胡子,穿戴整齐。绝望的父母在得知男子的来意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就接受了他的建议:为女儿注射一种从未应用于人体的药物,以期待奇迹的出现。而这一决定,注定将揭开人类对抗疾病的新篇章。

来访的男子名叫贝林,来自大名鼎鼎的科赫实验室,研究白喉杆菌是他的主要工作。在实验过程中,贝林和他的同事北里柴三郎发现:将患过白喉的老鼠的血清注入新患白喉的老鼠体内,新感染白喉的老鼠竟然痊愈了。这说明,新感染白喉的老鼠体内有某种对抗白喉杆菌毒素的物质,两人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抗毒素”。而病榻上的女孩,就是抗毒素血清应用于人体的第一例。注射过后,小女孩的病情迅速好转,没过几天便康复出院。

在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贝林又继续开发新的抗毒血清。其中,破伤风抗毒血清在一战期间挽救了大批受伤士兵,贝林也因此被称为“士兵的救星”。

为了表彰贝林在血清疗法上的突出成就,1901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贝林。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颁奖仪式上,赛珍珠这样说道:“也许你们不太理解,此刻站在这里的恰恰是一位妇女,这在许多国家意味着什么!”即便是在今日,它也仍然意味着某种东西。它意味着,能够荣获诺贝尔奖的不只是男性。

至今为止,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共48人,仅占获奖总人数的约5%。她们中有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有被称为“贫民窟圣人”的特雷莎修女,有88岁高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多丽丝•莱辛,也有端粒和端粒酶研究领域的先驱伊利莎白•布莱克本,也有中国的屠呦呦。这些获奖的女科学家、女作家和女和平斗士,往往经历了更多特殊的考验和磨难。在居里夫人出生的年代,妇女们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未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很多女子只能在私立学校读到高中毕业。当诺贝尔在1895年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时,在德国,妇女还未被允许上大学。直到20世纪20年代,大学的大门才逐渐向女学生们敞开。对这些巾帼英雄的回顾是一种鼓励、鞭策和探索——前人已然上路,不顾社会障碍,努力争取平等与荣耀,那么,跟随她们的脚步,上路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性的论断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平年代,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最主要就是看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诺贝尔奖无疑是衡量一国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第二年起,瑞典国王每年都会亲自参与颁奖。起初,国王奥斯卡二世并不乐意把诺贝尔奖颁发给外国人。但不久,他便意识到了诺贝尔奖对国家公共价值的意义,并改变了主意。不过,奥斯卡二世应该没有意料到,诺贝尔奖几乎成为美国人的专属大奖,尤其是二战之后,美国人几乎垄断了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美国本来就是各民族融合的国家,因此,从血统和出生地来看,获奖的美国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国人”。不必说犹太人,美籍华裔就是很好的例子。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钱永健因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的突出成就,与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当然,科学无国界,虽然中国本土科学家仍游离于诺贝尔奖榜单之外,但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正日益频繁,大量的中国科学家正与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一起,并肩从事顶尖的研究工作。目前,在高能物理和生物科技领域,中国的研究设施和研究成果都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诺贝尔科学奖是奖励那些“高、精、尖”项目的发明者的,因此,尽管整体科技水平略有落后,这并不妨碍中国科学家向诺贝尔科学奖攀登的愿望。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凭借“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实现了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的突破。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大大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中国本土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自诺贝尔奖从1901年诞生之日起,它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历程。10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能算是惊鸿一瞥,但诺贝尔奖却为人类现代化生活的更加繁荣和便捷起到功高至伟的推动作用。对于全世界来说,诺贝尔奖不仅仅是一笔巨额的奖金,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鼓舞人们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鼓舞人类不断充实自己的博爱之心,鼓舞人类向更加健康、乐观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