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定义为肾功能下降,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 mL/(min•1.73 m2),或肾损害标志物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肾衰竭的定义是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 mL/(min•1.73 m2)。肾衰竭的治疗选择是透析、肾移植或姑息治疗。
慢性肾病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表现不同。女性慢性肾病的患病率较高,但男性发展为肾衰竭的速度更快,因此在肾衰竭人群中所占比例更大。目前的证据表明,男性和女性慢性肾病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存在差异。
肾衰竭护理的系统性差异可能意味着女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低于男性。来自悉尼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Nicole L De La Mata等评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肾衰竭患者死亡率的性别差异。研究人员假设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并试图探讨肾功能衰竭对超额死亡率的影响在性别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
在纳入研究的82 844例肾衰竭患者中,33 329例为女性(40%),49 555例为男性(60%);在总共536 602人年的随访中,记录了49 376例死亡(女性患者20 099例;男性患者29 277例)。主要结局指标为生存率相关测量,包括标准化死亡率、相对生存率和寿命损失年数,使用一般人群数据说明背景死亡率(根据国家、年龄、性别和年份进行调整)。根据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受者亚群对估计值进行分层。
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差异不大。但与一般人群相比,女性肾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人数比男性患者多(女性患者:标准化死亡率为11.3,预期死亡1 781人,观察死亡20 099人;男性患者:标准化死亡率为6.9,预期死亡4 272人,观察死亡29 277人)。在年轻患者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差异最大。女性患者的相对生存率也一直较低,调整后的超额死亡率高11%。与所有年龄段的男性患者相比,女性肾衰竭患者的平均寿命损失年数多3.6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死亡率在性别上没有发现重大差异。肾移植减少了但并没有完全消除超额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女性和男性患者之间相似的相对存活率(P=0.83)和寿命损失年数差异降低至2.3年。
结果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女性肾衰竭患者比男性患者有更多的超额死亡、更差的相对生存率和更多的寿命损失,然而肾移植减少了这些差异。未来的研究应调查在获得护理的机会和降低女性患者超额死亡率的策略方面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
参考文献:De La Mata NL, Rosales B, MacLeod G,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mortality among binational cohort of people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opulation based data linkage study[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21,375:e06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