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20年09月号
医学进展

寨卡病毒感染的潜在治疗新药

作者:李伟

寨卡病毒(ZIKV)属黄病毒科,主要通过节肢动物(蚊虫)进行传播。该病毒于1947年首次从一只恒河猴身上分离出来。ZIKV感染者只有一部分有症状描述,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

人类感染ZIKV与严重的生殖和神经并发症有关。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评估了Galidesivir(BCX4430)治疗ZIKV的安全性、抗病毒效果和给药策略,证实了Galidesivir在恒河猴中的不同剂量的安全性,并提供了对ZIKV感染的保护。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

研究人员用来自波多黎各和泰国的ZIKV毒株感染了74只恒河猴,其中70只用于研究不同剂量Galidesivir暴露后对成年恒河猴血液、脑脊液和粘膜分泌物中病毒复制的影响。研究评估了皮下ZIKV感染后最早90分钟、最晚72小时,以及阴道内感染最迟5天的Galidesivir治疗情况。同时评估了使用不同剂量Galidesivir,恒河猴血浆、唾液、尿液和脑脊液中ZIKV RNA的情况。

结果发现,Galidesivir在恒河猴中的不同剂量是安全的,并提供了对ZIKV感染的保护。另外,Galidesivir在大鼠或兔子中表现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在任何剂量的试验中均未观察到致畸作用。在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观察到Galidesivir的抗病毒效果,值得继续评价该化合物对黄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

ZIKV和其他黄病毒感染影响了全球易感人群,特别是在美洲,病毒的迅速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后果。ZIKV引起成年人神经系统并发症是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获批的抗病毒治疗药物,Galidesivir的临床前研究为减缓病毒传播带来了希望。(编译:李伟)

参考文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12(547):eaau913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