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25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现在是允许大麻用于医疗的。几个世纪以来,大麻一直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剂量的非标准化使得数据难以被解释。据悉,大麻含有超过60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大麻素。
在美国,有两种口服大麻处方可用,一种是屈大麻酚(Dronabinol),这是一种δ-9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的合成物,也是大麻中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被美国缉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DEA)归为Ⅲ类精神控制药物(滥用且成瘾性比I类或II类药物可能性低,目前被接受用于医疗)。屈大麻酚液体制剂(syndros)近期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另一种是大麻隆(Nabilone),是人工合成的THC类似物,是Ⅱ类受控药物(滥用可能性高,目前被接受用于医疗)。屈大麻酚和大麻隆均被批准用于治疗因癌症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屈大麻酚还被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体重减轻和相关的厌食症。
世界上首个大麻处方药,口腔黏膜喷雾制剂Sativex(Nabiximols)就是一种大麻提取物,其成分为THC和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 这是大麻中发现的另一种大麻素,未经美国FDA批准,但其在欧洲各国、加拿大被广泛使用,用于治疗和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相关的疼痛、痉挛。
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屈大麻酚和大麻隆,1985年被FDA批准,用作化疗止吐剂,解决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这两种药物均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轻度、中度致呕性抗癌药所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对重度致吐药物(如顺铂)及其他药物,如帕洛诺司琼(Aloxi)和阿瑞匹坦(意美),似乎治疗更有效且耐受性更好。
顽固性癌痛
一项360例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为期5周的试验发现,辅助使用低剂量(1喷/日~4喷/日)、中剂量(6喷/日~10喷/日)的nabiximols口腔黏膜喷雾缓解顽固性癌痛效果比安慰剂好,且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当,但大剂量对缓解顽固性癌痛效果不佳且会增加不良反应。目前,尚无可接受的关于大麻用于该适应症的有效性研究。
多发性硬化症
数项研究发现,大麻素可有效治疗MS相关的一些症状。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推荐口服含有THC和CBD混合物的大麻提取物(未经FDA批准)或屈大麻酚,治疗MS患者的痉挛和疼痛,并推荐nabiximols治疗MS相关的疼痛、痉挛和泌尿功能障碍。
癫痫
有媒体报道,CBD治疗一些重度癫痫的患儿后,患儿病情明显好转,特别是Dravet综合征。一项在患有儿童期发病、难治性、重度癫痫的1岁~30岁患者中开展的开放标签、为期12周的临床试验表明,增加Epidiolex(含99%CBD)后,癫痫发作的月均频率降低了36.5%。Epidiolex的随机临床试验正在美国进行,目前尚无足够的研究数据推荐使用大麻素治疗患有更为常见类型癫痫的患者。
不良反应
医疗用途的大麻和人工合成的大麻素经常会引起口干、镇静、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共济失调等。焦虑、心动过速、躁动和精神错乱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并且安全驾驶的能力被削弱。大麻素可引起镇静、运动功能障碍、知觉改变、认知功能障碍及剂量相关的精神病等。不过,纯CBD不会对精神产生影响。关于大麻用药的急性死亡率尚未见报道。
妊娠与哺乳
目前缺乏妊娠期使用大麻或大麻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动物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显示,妊娠期间大麻暴露或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但尚无致畸性报道。THC可以分泌到乳汁中,对母乳喂养婴儿的影响尚不清楚。
药物相互作用
大麻素可引起嗜睡,同时服用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剂可增加嗜睡效果。低剂量的酒精能显著提高THC的血药浓度,屈大麻酚主要由CYP2C9和CYP3A4代谢,使用这些酶的抑制剂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使用酶诱导剂则会降低疗效。
大麻素受体CB1的研究
随着美国一些地区使用大麻的相关法律不断放开,大麻越来越多地合法用于娱乐或医疗用途,而关于大麻素的益处及如何减轻社会负面影响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在这场争论中容易被忽略的是大麻素的生物学基础:大麻素如何介导其效应,包括人类CB1大麻素受体的晶体结构,以及其在细胞中哪些部位发生作用。
无论是植物大麻素还是合成的大麻素,它们在药理学上作用于一系列内源性分子及其受体,这些统称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广义范围内,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具有神经调节作用,在记忆、情绪、疼痛、炎症和食欲中扮演核心角色。因为这些作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一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治疗靶标。
近期,研究人员对人类CB1受体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CB1是精神活性配体(如反式δ9-THC)和内源性配体[如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和2-花生酰基甘油(2-arachidonyl glycerol,2-AG)]的主要靶标。CB1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量最高的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得到了与Taranabant和利莫那班衍生物AM6538结合在一起的失活状态下的CB1受体结构。(Taranabant和利莫那班原本是被开发用于治疗肥胖的反向激动剂,但由于有抑郁的不良反应,因此目前尚未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而了解CB1独特的结合口袋特征将有助于在电脑上设计出新的抑制剂和激活剂。
大麻素中毒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记忆障碍,研究人员希望能了解其机制,这将有助于找到减轻记忆障碍、同时保留治疗益处的新方法。法国波尔多马让迪神经研究中心的Herbert Chatelain等人发现,吸食大麻的人记忆丧失的原因是线粒体遭到破坏。大麻素可在细胞膜及线粒体膜上激活CB1。大麻素在线粒体中触发相应信号,导致蛋白质发生磷酸化,特别是NDUFS2,这一信号通路的阻断可减轻大麻素导致的记忆障碍。研究结果显示,大麻素引起记忆障碍与线粒体能量代谢调节有关。它们之间的联系,毫无疑问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低剂量CB1受体激动剂会增加线粒体呼吸,而高剂量CB1受体激动剂降低线粒体呼吸。
小结
大麻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关于大麻的医疗用途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类型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会揭示出大麻更多的医疗用途。
(作者:宫健)
参考文献: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6;316:2424-2425
Cell 2016;167:1663-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