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7年12月号
医学进展

抗血栓药物使用增加,导致硬脑膜下血肿发生增加?

作者:贺利军

目前,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正在增加。这是否与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增加相关,目前尚不清楚。为了评估普通人群使用抗血栓药物与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以及硬脑膜下血肿发生率和抗血栓药物使用的趋势,丹麦南方大学的Gaist等人开展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共10010例20岁~89岁患者参加了此项研究,他们在2000年至2015年间第一次检出硬脑膜下血肿。对照组纳入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00380例参与者。通过使用丹麦基于人群的地方数据(人群:484346)和国家数据(人群:520万),来识别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以及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被用于评估比值比(odds ratios,OR),并对共患病、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进行校正。

暴露因素为低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VKA)、直接口服抗凝剂及联合抗血栓药物治疗。主要终点为硬脑膜下血肿与抗血栓药物使用的相关性、硬脑膜下血肿发生率及抗血栓药物的年使用率。

在10010例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有47.3%的患者使用了抗血栓药物。低剂量阿司匹林(26.7% vs 22.4%;校正OR=1.24)、氯吡格雷(5.0% vs 2.2%;OR=1.87)、VKA(14.3% vs 4.9%;OR=1.73)及直接口服抗凝剂(1.0% vs 0.6%;OR=3.69)与硬脑膜下血肿的风险更高相关。当VKA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时[例如,低剂量阿司匹林+VKA(3.6% vs 1.1%;OR=4.00)、氯吡格雷+VKA(0.3% vs 0.04%;OR=7.93)],发生硬脑膜下血肿的风险最高。在普通人群中,抗血栓药物的使用率从2000年的31/千人升高至2015年的76.9/千人。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从2000年的10.9/10万人年升高至2015年的19.0/10万人年(P<0.001)。升高最大的群体是老年患者(>75岁)。

在丹麦,抗血栓药物的使用与硬膜下血肿的风险更高相关。VKA与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使用所造成的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最高。2000年至2015年间,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增加可能与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增加相关,尤其与老年人中VKA的使用相关。(作者:贺利军)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7;317:836-846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