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7年12月号
医学进展

NOACs口服抗凝剂的栓塞风险,哪种更高?

作者:贺利军

为了在既往未接受口服抗凝剂的房颤患者中比较2.5mg阿哌沙班、110mg达比加群和15mg利伐沙班与那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丹麦奥尔堡大学的Peter Brønnum Nielsen的等人开展了一项倾向加权的全国队列研究。个体数据来源于三个丹麦全国登记数据库。

2011年8月至2016年2月间首次处方口服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被纳入研究,而既往接受过标准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处方药的患者则被排除。干预措施为抗凝治疗(2.5mg阿哌沙班、110mg达比加群、15mg利伐沙班和华法林)。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主要安全性结局指标为任何出血事件。

共有55644名心房颤动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了不同的治疗(阿哌沙班组4400人、达比加群组8875人、利伐沙班组3476人、华法林组38893人)。患者总体的平均年龄为73.9岁,平均年龄范围从71岁(华法林)至83.9岁(阿哌沙班)。在为期一年的随访中,阿哌沙班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的发生率较高,为4.8%,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华法林的发生率分别为3.3%、3.5%和3.7%。在非维生素K抑制剂口服抗凝剂与华法林的对比中,阿哌沙班的风险比(hazard ratios,HR)为1.19(95% CI:0.95~1.49),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分别为0.89(95% CI:0.77~1.03)和0.89(95% CI:0.69~1.16)。在与华法林对比的主要安全性结局指标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的风险比分别为0.96(95% CI:0.73~1.27)、0.80(95% CI:0.70~0.92)和1.06(95% CI:0.89~1.29)。

在这项研究中,与华法林相比,一天口服两次2.5mg阿哌沙班发生缺血性卒中/全身栓塞的概率更高,而每天一次15mg利伐沙班和一天两次110mg达比加群的血栓栓塞率更低,但无显著差异。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的出血事件率显著更低,而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无显著差异。(作者:贺利军)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7;356:j51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