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影响全身小血管。本病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药物诱导的AAV。
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AAV易发生于有遗传背景,曾暴露于致病环境因素如感染因子、药物和空气污染物的患者。ANCA引起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如:ANCA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过度活化,释放炎症细胞因子、活性氧和溶解酶,从而导致小血管损伤。其他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补体系统和体液因子也参与了AAV的发病过程。
ANCA对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激活导致了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虽然NETs是先天免疫的基本要素,但NETs形成过度对小血管有害。此外,NETs不仅参与了ANCA介导的血管损伤,也参与了ANCA的产生。
研究人员认为AAV发病机制与NETs形成和ANCA的恶性循环有关,除了NETs在AAV中的作用外,还需要更深入地理解AAV的发病机制,以开发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编译:许韩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
参考文献: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2019;15: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