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8年12月号

朗诵抗击艾滋病的史诗

作者:肖飞

1981年暑假,我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份过期的《纽约时报》,日期是7月3日。那时原版的英文报纸和期刊很难搞到,对于刚刚进入二军大英语教学班的我,如获至宝,开始费劲地通读。一个标题让我震惊了:“41位同性恋者罹患奇怪肿瘤”,文章描述,8人在两年内死去,更让人恐惧的是,这种肿瘤会传染。

返校日到了,我把新闻告知同学们,让我吃惊的是,很多同学已经关注了此事,新的消息显示,美国旧金山的公共游泳池纷纷关闭,医院拒收同性恋病人,医生拒绝为同性恋病人手术。当谈论起这一话题,作为医学院二年级学生的我们无比愕然和恐惧,很显然,一种可怕的、新的、可传染的、致死性的疾病正悄悄向人类走来。

之后,伴随着整个医学院生涯,我不断更新着令人恐惧、惊讶和好奇的新闻:不久,这个可怕的疾病跳出同性恋人群,通过输血,传染给了血友病人;再不久,异性恋的人群也被波及;又不久,发现病原体为一种逆转录病毒HIV;之后不久,有政治家和科学狂人宣布三年内发明疫苗。

毕业后,伴随着医生生涯,我不断地关注着兴奋与失望交替的医学进展: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被发明,无药可治的局面被打破,但很快就变得无效,HIV的耐药性产生;HIV的基因序列被测出,但很快发现它极易复制出错;无数次疫苗尝试看到曙光,但没有一个效果确切,均黯然退场;不断有名人站出来承认患病,唤起社会的重视和平等,但有更多的人躲进了暗室壁橱;红丝带成了世界抗艾滋病联盟的标志,但还有很多国家让HIV携带者饱受歧视。

直到,鸡尾酒疗法出现,将致死的艾滋病变成了可控、可共生存的慢性疾病;智慧的血液科医生胡特实现了医学生时代的梦想——找到合并白血病及艾滋病的病人,治愈他们;勇敢的罹患白血病的艾滋病人布朗,接受了携带先天抵抗HIV传播的基因缺陷的骨髓移植,治愈了他的白血病和艾滋病;世界改变了,联合国在2015年提出口号,向治愈艾滋病进军。

有幸,在侯凡凡院士的推荐下,我的团队与中科院生命医学学部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拍摄制作科教片,推动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第一部合作作品“揭秘艾滋病”于2015年诞生,并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创造了收视纪录。这部科教片让我踏上了梦想和理想之路,我带领拍摄团队,访谈了巴斯德实验室的西诺西教授,倾听了她揭示艾滋病罪魁祸首HIV的故事,实现了科学发现;在纽约,访谈了何大一教授,领略了他发明鸡尾酒疗法的历程,实践了科学发明;在德累斯顿,访谈了胡特教授,见证了他实现治愈艾滋病的壮举,创造了科学创新;在拉斯维加斯访谈了著名的“柏林病人”布朗,感受了一位不幸及幸运的艾滋病人的经历,创建了新型医患伙伴合作;在北京访谈了中科院曾毅院士,回首中国抗击艾滋病的艰辛历程,感悟了我们的任重道远。

今天,人类第一次超越信仰、跨越国界、忘却战争、共注资源、国家民间携手面对共同的敌人,谱写了人类合作共渡时艰的壮丽史诗。而“揭秘艾滋病” 的科教片,正是对这一史诗的美妙朗诵,我们一起欣赏。

请关注本期艾滋病专题——揭秘艾滋病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