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社会
2019年04月号

“三手烟” ,挥之不去的健康“杀手”

作者:生命新知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直观地展示了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认识到吸烟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双重伤害,并由此产生了“一手烟”和“二手烟”的概念。

《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提出的“三手烟”概念,让人们意识到烟草的危害远远大于原本的预料。在这篇报告中,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格奥尔·马特教授在对49名不满13个月的婴儿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即使父母们只是在室外吸烟,他们家中的空气和尘埃中还是发现了尼古丁。在这些婴儿的尿液和毛囊中检测出的尼古丁的代谢物比非吸烟者的孩子高出近50倍。

所谓“三手烟”是指吸烟者在“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车座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在香烟燃烧时,会产生亚硝酸盐和氮氧化合物,这两种物质会吸附在周遭环境的物品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TSNA——烟草特异亚硝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经国际癌症研究总署评定,其致癌性被划为2B级,即动物体内肯定致癌。据研究表明,TSNA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更容易生成,通风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可能导致香烟的残留气味滞留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

研究人员认为,极低剂量的TSNA就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如果室内含有大量的烟气成分则需要移除旧的家具、装饰,仅仅开窗或者开风扇无法完全清除“三手烟”;并且即使到室外吸烟,TSNA依然会吸附在吸烟者的皮肤和衣服上,随吸烟者回到室内,会蔓延到各处,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亚硝胺的室内稳定性,结果发现只有不到50%的亚硝胺在烟气消散后2小时内可完全降解,其余的不能降解。

波士顿“麻州儿童综合医院”医师群在2009年第一期的《小儿科》医学期刊,针对“三手烟”可能对婴幼儿健康造成的危害发表专文。由于幼儿整天爬来摸去,四处嬉戏,较成年人更易近距离接触到被有毒烟草残留物污染的家具、地板及衣物表面,有时甚至会舔吃及吸啜这些有毒物。实际上“三手烟”所含的重金属、致癌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等,对任何年龄者都有风险。

2010年12月底,美国卫生总结报告《烟草烟雾如何导致疾病》发布。报告指出,任何形式地暴露在烟草烟雾中,哪怕只是偶尔吸支烟或暴露于二手烟中,都是有害的。2011年《美国科学院》杂志再次刊登科学文章:研究发现二手烟同一手烟一样,可导致男性精子基因变异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并对下一代造成损害。每当一支烟点燃后均能释放出数以百计的有害物质,其中69种已经确定是致癌因素。也可能罹患由吸烟引发的心脏病或哮喘。低水平的烟雾暴露也会导致血管内膜炎症和功能障碍的急剧进展,从而影响中风几率。

2010年11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四次缔约方会议在乌拉圭旅游胜地埃斯特角举行。

会议开幕当天,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体“框架公约联盟”在会场外揭开“死亡钟”,黑色屏幕上方数字为自1999年至今全球因烟草致死人数,下方数字为公约第四次缔约方会议开幕以来因烟草导致的死亡人数,两行数字每6秒钟就跳一次,这意味着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又有一人因烟草死亡。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全球性控烟条约,至今已有173个国家加入。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耗国,中国在2003年11月10日签署了《公约》,成为第77个签约国,2006年1月,《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多年来,经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政府在许多公共场所辟出了专门的吸烟区或吸烟室。据《生命新知》杂志网站上发起的一次“关于中国人禁烟状况大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51.9%的吸烟人群都希望能够戒烟,77.7%的人群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烟。

加利福尼亚大学“烟草相关疾病研究”项目工作人员认为,我们通过研究了解到,尼古丁残留与亚硝酸反应的生成物可能致癌,而目前的研究结论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因此,控制或避免“三手烟”风险的最佳办法就是减少吸烟,及时戒烟,从而减少“三手烟”的危害。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