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22年02月号

抑瘤素M可能是导致慢性瘙痒的主要细因子

作者:生命新知

美国国家牙科和颅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检测了高水平抑瘤素M(oncostatin M, OSM)细胞因子与慢性瘙痒(一种难治性常见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作者对患有炎症的小鼠和人类皮肤组织进行了活检,包括牛皮癣、皮炎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与健康人体组织相比,具有炎症疾病的人体皮肤抑制了高水平的OSM,此前发现OSM与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有关。作者还发现,瘙痒感觉神经元在人和小鼠组织中都表达OSM受体。

尽管OSM不能直接激活感知瘙痒的小鼠神经元,但进一步的测试表明,这种细胞因子能增强神经对组胺的反应。组胺是一种诱导瘙痒的有机化合物,在过敏反应期间,身体经常释放这种化合物。注射组胺后,小鼠立即开始抓挠自己,尽管时间很短。小鼠在注射OSM大约30~40分钟后开始抓挠,但当它们接受抑制OSM受体的药物时,它们会放松。这种受体抑制疗法还可以减少银屑病样皮炎引起的骚痒和皮肤炎症。

作者确定OSM可能是炎症性皮肤病导致慢性瘙痒的主要细胞因子,并且它可能通过增加瘙痒感应神经元的敏感性而引发强烈的抓痒冲动。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其他瘙痒的情况下,OSM的长期升高可诱导过敏反应,将短期瘙痒反应转变为更持久的发作。”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Mark Hoon博士说道,“阻断OSM活性的小分子药物可能是治疗慢性瘙痒的有希望的疗法。”

参考文献:Suran M. Oncostatin m cytokine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tch[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22,327:313.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