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敲响了数字化转型的警钟,无论是美国的远程医疗还是中国的“互联网+”“数据科学+”医疗,医疗已经迈出了转型的步伐。
数字健康,包括医疗保健及相关用途的计算平台、软件和传感器等,在过去十年大幅增长。今天,有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健康,并配合数据科学领域的算法,从而可以帮助诊断、监测,以及预测结果(包括死亡)。然而,从某些角度来看,数字化带来的收益仍然有限。很多国家已经数字化,但还没有实现数字化转型。
很明显,缺乏数字化转型,数据和技术没有无缝地整合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以帮助他们采取更健康的行为,或参与临床决策,并支持临床医生提供最佳护理。研究工作不容易扩展到来自不同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s)的数据,由此产生的新知识也不会应用于临床。
美国过去和现在的数字医疗政策
拜登政府有机会缩小数字化和数字转型之间的差距,而且考虑到前三届政府广泛的政策努力所带来的势头,拜登政府很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布什政府通过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员办公室(the office of the national coordinator for health IT,ONC),开创了现代数字卫生政策的新时代。在奥巴马政府时期,ONC和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CMS)在制定和实施2009年HITECH法案(美国卫生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法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案要求美国大多数医院和门诊医疗实践至少要达到EHR使用的基本水平。特朗普政府关注了这一技术未实现的承诺——互操作性,并在实现电子访问健康数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然重点是让患者从临床医生和支付方获取其电子健康信息,但这种访问将促进临床医生、支付方和其他医疗保健团体之间的数据共享。此外,这些行动促进了私营部门的数字健康工作,规模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大。
最初,HITECH法案试图为医疗保健系统改革奠定基础,将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金与EHR的使用挂钩。最新的一套程序要求确保通过改进的技术功能和数据标准可以更容易地共享数据。这些要求是对奥巴马政府最后一年通过的《21世纪治愈法案》(21st Century cure Act)法规的补充,该法案专注于减少数据共享的障碍,并将支付人纳入需要共享数据的一系列实体中。值得注意的是,对未能在适当时候实现数据共享的人和其他卫生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监察长办公室有权对其追究民事罚款。为了支持EHR的可用性,EHR报告程序正在设计中,以收集来自临床实践的反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也在数字卫生法规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他们制定了一种方法,以确保医疗设备上越来越多的数字工具(作为医疗设备的软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数字化走向数字化转型
随着拜登政府制定其数字化医疗战略,有很多方法可以在这套法规和计划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医疗保健系统。现在或许正是进行一项重大新投资的好时机。与2009年刺激法案中的高科技法案类似,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可以将急需的资金投入到建设现代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以更好地整合公共卫生和临床护理。各地、各级卫生部门需要资源来使系统现代化,公共卫生数据需要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和公共卫生实体之间流动。
第二个优先事项是提供资源,帮助临床医生和卫生保健组织,使他们能够参与数字化转型系统。这些实体(如疗养院、家庭保健、精神病院和康复医院)对于向弱势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至关重要。
如果不能投入大量的新资源,仍然有足够的机会取得进展。对拜登政府来说,一个简单但关键的决定是执行《21世纪治愈法案》目前的实施和执行时间表。尽管时间表因新冠肺炎大流行而被推迟,但经过艰苦努力的治疗规则使美国卫生保健系统在促进数据共享技术和数据标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医疗机构及其EHR系统遵守临床数据共享标准的情况很差,而无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还是公共卫生官员,都很难使用不遵守标准的数据。EHR对标准的不一致阻碍了互操作性,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关键障碍。当前的目标是提高EHR和其他数字健康工具的可用性。然而,由于大多数医疗机构都锁定了他们当前的EHR技术,供应商没有动力优先考虑改进的可能。
这些只是拜登政府推进数字化转型众多机会中的一部分。无论他们选择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的成败将取决于数字化转型与质量和效率目标的交织程度。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是将数字化能力的应用与提高绩效、提高成果建立直接联系。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的2020年,临床医生和患者见证了令人震惊的数字化转型的例子:大多数门诊护理以惊人的速度从亲自就诊转变为远程医疗。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当有数字工具可用时,医疗保健系统可以迅速改变,并且有明确和迫切的需要使用它们。
在我国,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医院很多病房被新冠病毒病患者占据,门诊已经没有办法正常提供医疗服务。在风湿科,医生们选择使用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mart System of Disease Management,SSDM),跟患者及时沟通,同时,患者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在线请教医生。风湿科医生根据关键的数据变化,包括用药、实验室检查和疾病评估等数据,对患者进行干预调整。结果2020年1月至5月份风湿病患者的达标率较往年同期提高了6%~7%,这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成就,见图1。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董凌莉教授,在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Lancet-CAMS)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在武汉封城期间,全国风湿病患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患者,在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mart System of Disease Management,SSDM)的帮助下,接受医生的在线服务,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结果,这些患者的达标率(T2T)跟2015~2019年的历史平均值相比,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图1灰色柱)。
疫情敲响了数字化转型的警钟,无论是美国的远程医疗还是中国的“互联网+”“数据科学+”医疗,医疗已经迈出了转型的步伐。
参考文献:Adler-Milstein J. From Digitization to Digital Transformation[J]. From Digitization to Digital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21,325(8):71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