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社会
2016年03月号
医学进展

控制膳食血糖指数的价值

作者:王敏骏、高石

饮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但有关最佳膳食还存在很多的争论。因此,普通公众会因为大量前后矛盾的膳食信息(通过网络检索“膳食和健康”会得到约4.6亿个结果)而被搞糊涂。而这些健康膳食的一个特征是具有低血糖指数(glycaemic index,GI)。

碳水化合物是每日摄入能量的重要来源,也是日常膳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会影响餐后血糖及胰岛素分泌。我们知道,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和种类会影响血糖和胰岛素的反应。在1981年,根据食物与它们的血糖反应,GI被发展来区分食物的等级,表示为在一个参考食物内等效碳水化合物部分的百分比。1997年,血糖负荷(glycaemic load)这个术语被引入来定量一个食物的总体血糖反应,这一数学概念用于计算食物GI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虽然GI应用于个体食物的有效性已被接受,但有关高GI膳食与低GI膳食的临床效应的比较还存在争论。

在糖尿病人群中,普遍认为低GI膳食是有益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高GI膳食相比,低GI膳食能使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HbA1c)的水平多降低0.5%,这一差异与老药和新药治疗之间的收益差异相当。其他研究也证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低GI膳食较低脂膳食和高谷物膳食纤维膳食的收益更大。糖尿病指南通常也会推荐低GI膳食来改善血糖控制。

对无糖尿病的人群的研究则报道了更多混杂的结果。基于各种前瞻性观察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高GI膳食与多种疾病的发病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包括: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乳腺癌。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干预性研究报告表明低GI膳食能改善这些受试者的临床预后,但有研究表明,低GI膳食可以改善疾病相关风险因素和生物学指标。两篇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综述表明,低GI膳食能明显但适度降低体重(1Kg)。DioGenes研究比较了四种膳食维持成年人(733例,已至少减轻原先体重的8%)体重的效果,四种膳食包括:低蛋白+低GI、低蛋白+高GI、高蛋白+低GI和高蛋白+高GI。结果显示,在26周中,高蛋白+低GI的膳食在维持已有体重丢失方面的效果最好。然而,随后来自于原先DioGenes研究(8个中心)的2个中心的256例成年人的报告显示,两个高蛋白膳食均能在12月时有效维持体重丢失,而GI没有一致效应。评估心血管生物学指标的干预性研究表明,通常来说,膳食的GI对血脂和血压没有影响。然而,根据45项研究的综合分析报告,较低GI的膳食,以及更多地摄入纤维和其他不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会独立并额外地降低空腹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近期的一项研究加剧了对低GI膳食价值的争论。OmniCarb研究是在科研院校医学中心进行的一项随机交叉的膳食试验。163例受试者被给予四种完全膳食中的一种,这四种膳食均包含所有的膳食、零食和能量饮料,共5周。该研究在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模式膳食(一种阻止高血压的膳食模式)的基础上,对高GI+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低GI+高碳水化合物膳食、高GI+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和低GI+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进行比较。令人惊讶的是,与高GI+高碳水化合物膳食相比,低GI+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使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了20%,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了6%,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压没有明显影响。

控制膳食的GI或血糖负荷是否会让无糖尿病的人群受益?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却难以回答,原因是多方面的。所有膳食干预研究的一个常规问题是,这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短期研究所得出的临床适用性,而在真实生活中,完全控制膳食的可能性很小。另一个问题是很多研究的质量很差,这些研究通常不足以在临床实践中检测临床上重要的差异,甚至替代指标。

GI膳食研究还暴露了某些特定问题。一般膳食的GI在一个狭窄范围(45单位~65单位)内波动,而试验干预通常导致的变化很小。比如,DioGenes研究的目标是,高GI膳食和低GI膳食之间的GI差异性达到15单位,但实际差异只有5单位。对于那些糖耐量正常的人群,小差异的膳食GI可能会限制其临床效应,因为这类人群的血糖水平变化范围较小,但同样的小差异膳食GI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就能达到显著性效应,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控制其他的膳食元素,如纤维,会影响膳食的GI和受试者的预后,但实际也很困难。

在我们等待更多明确的证据时,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不能达到目标血糖控制的和那些餐后出现问题的高血糖患者,应该鼓励其采用低GI膳食,作为临床管理的一部分。对于其他人,膳食指南一致推荐,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消耗量,限制任意食物(比如:糖、甜饮料)的摄入。从本质上来说,指南鼓励我们通过任何其他名义来消费低GI膳食。

(作者:王敏骏、高石)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5;350:h226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