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里昂第一大学里昂临床研究中心的Michel Ovize博士负责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表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拟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在冠脉再通前即刻弹丸式静脉注射环孢素并没有改善临床结局,不能预防术后1年的左室重构。
临床前研究提示,线粒体内膜上的通透性转换孔(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PTP)的开放在心肌再灌注损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PTP的主要成分是亲环蛋白D(cyclophilin D),抑制亲环蛋白D可以减少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Ⅱ期临床试验已经证明,直接PCI术前即刻给予亲环蛋白D的抑制剂环孢素,可减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面积。
在Ⅲ期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在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的42家医院招募18岁以上的急性前壁STEMI且在发病后12小时内拟行直接PCI的患者,若罪犯血管完全闭塞,则在冠脉再通前随机接受环孢素弹丸式静脉注射(每公斤体重2.5mg)或安慰剂注射。主要结局为全因死亡、术后心力衰竭加重、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术后1年左室重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15%以上。
从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试验共招募了97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不合格病例后,最终环孢素组的395例和安慰剂组的396例纳入分析。主要结局事件环孢素组59.0%,安慰剂组58.1%,无组间差异。环孢素没有降低任何主要结局事件或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再次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脑卒中。两组间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安全性差异。
对于Ⅲ期临床试验的阴性结果,研究人员分析了几点原因:一是左室重构是一个非临床结局的替代指标,而且17.4%的患者都没有完成测量;二是直接植入支架的病例有限,血栓抽吸现象很多;三是环孢素的厂家不同,导致药物改变线粒体呼吸和PTP开放的机制可能不同。(作者:仇正虹)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373:1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