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日记
2020年02月号

战“疫”日记(一)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风湿免疫科 赵进军

战场无处不在,我们作为医生,在医院内就是与疾病和死神搏斗,现在不过是国家需要,临时换成更加激烈的战场而已。走向前的是英雄,守后方的也是英雄,因为都做着同一件事。

2020.2.9

晚上接到主任电话:“医院组建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能否报名参加?”我没有什么顾虑,当然没问题。回家后向老婆汇报,她却比较担心。当我躺上床,才知道以为的没有顾虑,其实下意识还是会去想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并且会影响我的睡眠。第一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半小时才入睡,我想那晚紧紧握住我手的老婆应该翻来覆去了更长时间,因为她一直比我更担心我自己。

2020.2.10

上午去查房,那个留守过年的病人情况有所好转,B型脑钠肽(BNP)从前几天的2万降到9千,但血小板只是从最初的14升高到24。查房时给她打个“预防针”,说我可能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不能照顾她了,她告诫我一定要小心,当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因为前途如何,我也没有大致概念和轮廓。

中午医生群里讨论,我才知道现在这群里的40名医生仅是初筛,最终谁去还不确定,于是守着手机等待。大家都参加了下午3点的培训,培训内容是新冠疾病的简介,彭主任讲目前治疗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还没见过一个疾病的指南几天内不断更新,目前已更新到第5版。在培训期间,收到短信,我是确定要去武汉的24人之一,此时也收到主任信息,他在科室群中宣布了消息。顿时,平静的工作群炸开锅,大家纷纷留言:“一定要平安”。这是一天中接到最多的祝福,我一定要平安归来,和你们再谈人生。

晚上18点,匆忙吃过晚饭,然后才打电话告诉父母。他们年事已高,我不愿让他们为我担心,可我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他们眼中,我永远是个孩子。记得一月前,午饭我只吃了一碗,他们还说“年轻小伙子多吃点”,我嘿嘿一笑,年龄已是“4”开头了啊。他们听到消息后,起初平静的语气里逐渐流露出忧虑,并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认为大蒜能消毒,于是晚上送行时,将家中两斤蒜一股脑儿给我,要我带上,可最终被我狠心拒绝了。

晚上18:20,老婆和儿子坚持要送我,于是我们默默走在去往医院的路上。一场新冠将原本熙熙攘攘的城乡结合部搞得人人自危,街上行人稀少,因为这里已确诊2例。科室送行的同事打电话说她们已在医院球场等待,并将科室本已缺乏的防护口罩挤出两包给我,甚至还贴心地跑商场买来一次性手机袋和酒精喷壶,十分感谢。

18:45到达医院灯光球场,过年时冷清的校园此时聚集了近千人,为我们送行。虽然大家戴着口罩,遮住往日面孔,可从眼神中,还是认出了一位位熟悉的同事。拿到医院为我们准备的丰富物资,发现自带的箱子和背包都是累赘,于是摊在地上整理。这时走过来一位姑娘,拿着话筒,说实在我挺懵,最终也没搞清楚是哪里来的记者。

她直接开问:“心情如何?”

“蛮平静吧。”

“为什么?”

“因为医院作为强大后盾,为我们准备了必需物资。而且从网络上也获知了很多信息,不怕。”

第一次站在闪光灯下说话,没有思考时间,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一个普通人讲一些普通的感悟。其实,战场无处不在,我们作为医生,在医院内就是与疾病和死神搏斗,现在不过是国家需要,临时换成更加激烈的战场而已。走向前的是英雄,守后方的也是英雄,因为都做着同一件事。

匆忙整理好箱子和背囊,就被戴上了红花,推到了台阶上。站在队伍里,才看清今晚送行的同事占满了整个球场,也看到无数记者正在四处采访,才明白自己参与的这件事确实非同凡响。在军营里生活过15年,明白集体的力量,只有站在战士群体中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战士,希望我们此次相互激扬,让青春闪亮。

拍下集体照,立马登车,送行的人依依不舍,看着车外熟悉的一张张脸,扭过头去,不让泪水滑落,因为我不是一个擅于离别的人。坐在车上,才想起应该发一个朋友圈,告诉下我的患者好友,近期我可能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了。可很快收到的300个赞,200条留言,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关心着我,大家都祝我平安归来,谢谢你们。我不擅于离别,却擅于重逢,待春暖花开、烟消云散,我们羊城再聚。

到了白云机场又是一场送行,南航为我们专门开通四条线,机场工作人员举着“欢迎最美逆行者”的牌子,看到“最美”两个字我没有感慨,因为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标准,我的外貌都和美沾不上边,因此这个“美”应该是送给我身边的战友,看他们英姿飒爽,看她们娇美如花。可“逆行者”三个字确实打动了我,作为一个平凡人,在这个时候能逆流而上可能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也是不寻常的时机下做出的一个不寻常的举动。

过了安检,坐上摆渡车,来到飞机前,才知道马省长和书记也为我们送行,因为我们是“第一批广东省支援荆州医疗队”,在那空旷机场里,我扯着旗子角站在队伍最后面,因此没有听清省长和书记对我们的慰问,可我知道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和嘱托,那就是不辱使命,平安归来。登上飞机,南航飞行中队的队长也和我们合影留念,现在的我们肩挑重担,担着大家的殷切祝福,担着疫区病人的期望。

随机运送的还有物资,第一次看到物资多到行李舱爆满,需要安放在座椅上,于是大家安静坐下,空姐则将一箱箱物资用透明胶带捆绑在椅子上。当她们终于忙完,已是23点。飞机滑过广州上空,我将暂别生活了26年的第二故乡。

乘坐南航飞机上百次,第一次感到飞行速度的提升,一路发动机轰鸣,似乎略掉巡航过程,下降也采用速降,而不是以往感觉的漫长,0:30我们到达宜昌机场。走出飞机,候机坪上已等待3辆大巴,直接将我们拉往荆州。凌晨2点到达荆州绿地铂骊酒店,当地接待人员还在守候,还为我们贴心准备了防寒服和方便面。进入房间,吃完方便面,将背囊中的东西拿出来仔细摆放在房间内各个角落,忙碌完已凌晨3:20,本来想睡前洗澡,站在卫生间才突然想起出发前已在家中完成这个步骤,于是心安理得地倒头就睡。(未完待续)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风湿免疫科 赵进军)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