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日记
2020年03月号
卷首语

战“疫”日记(二)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风湿免疫科 赵进军

2020.2.11洪湖才是战场

和我们一同前来的还有感染科的四位教授,以及广州疾控中心(CDC)的工作人员,一行上百人。我可能在其他时间见过更大的场面,可把上百人聚集在酒店内的狭小空间中,黑压压一片还是挺震撼的。因此,医院和当地政府能把这么多人安排得妥妥当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既然已来到疫情严重地区,那我们的行为举止就应该多注意,平安是前一天大家对我最多的祝福,来到前线也才明白要处处小心,酒店电梯内贴心地配备了抽纸,工作人员拿纸按电梯,算亲眼验证了网上按电梯的经验帖。在我们的工作群中,郭处细心提醒大家晚上不要开空调,最好开窗睡觉,于是那扇小小的窗就被我打开了。只有睡觉时,才知道冷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以往住酒店,虽然不喜欢开空调,可也未曾开过窗,因此在我印象中,酒店都是温暖舒适的。现在无意间用手摸到肚皮,才发觉它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冰冷,于是赶紧把枕头抱进被窝里,算是抱着一团温柔。听着隔壁传来李主任的“阿嚏、阿嚏”,声音地动山摇,我很是同情,因为他和我一样对冷空气过敏。不过冷也抵挡不住疲倦,竟哆嗦着睡着了。

早上9点起床,吃过早餐,10点半开始防护培训,虽然我在医院出过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的第二发热门诊,可都因情况紧急直接无培训上岗,这是第一次系统听课。听课不是重点,练习才是,可由于我们的物资还在机场,因此只能向海南医疗队临时借10套防护服。借来的防护服确实比较单薄,看着那薄如蝉翼、细若无物的防护服,说实在大家还是有点心虚,不知道我们的装备会不会比这个好一些?而N95口罩的带子连续被拉坏几个,为节约防护用品,我只是小心翼翼试了下口罩佩戴,而其他细节牢记脑中,打算在实践中加强。

以往在临床,由于不接触传染病,因此在手消毒方面我确实做得不到位,误以为看着一个病人完成一次手消毒有点夸张,且当着病人面操作似乎也有点尴尬。可经过发热门诊,我发现手消液其实是个好东西,本以为黏黏糊糊,原来是种错觉。另外,我有个缺点,就是喜欢揉眼睛,现在我都得纠正。出发前,我对新冠不了解,可发亮在研究生群里告诫我,“这个病的死亡率不高,可传染性实在强,你怎么小心防护都不为过”,从此,这句话深刻脑中。他是我研究生同学,同住一屋,现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属于真正战斗在最前线的人,向他致敬。

前一天晚上大家被告知可能后天出发,可今天中午突然通知,下午3点动身去洪湖,因为那里更需要我们。我赶紧回房间将前一晚摆放整齐的物品重新打包,三点钟集合后,省卫健委主任告诉我们,洪湖是重灾区,占全荆州25%的病人,于是我们赶紧登车前往。

坐在车上,才看到外面景象,光秃秃的枝丫向天空攀爬,而天空中满是乌云,一片萧索冷清,偶尔看到路两边有几棵绿色植物,却在寒风中瑟缩着身躯,似乎也被冻得哆嗦。宽阔公路上见不到行人和车辆,只有高速路口站着穿防护服的测体温人员,向我们行个礼。此时的天地似乎都被冷冻起来,疫情已将世界封存。看着缺少人情味的环境,怀念那人声鼎沸的喧腾,有人的世界才有情。我们期盼能早日解除“封印”,还世界热闹和喧嚣。

18点到达洪湖,看着距市人民医院最近的洪湖国际大酒店,我们却擦肩而过,车开往偏僻的国际温泉度假村。下车时大多数人大概和我一样疑惑,难道这里又是短暂停留?事后才知道洪湖国际大酒店居住了隔离的医护人员,那里已被污染,这里将是我们近期生活和战斗的地方。

下车前发条微信告诉老婆,“到了洪湖”,老婆回“洪湖水,浪打浪?”我看后哈哈一笑,我对洪湖的了解也仅限于浪打浪,希望多年后能有机会来洪湖水中浪一浪。拿到房卡,进入房间,看到桌子上的日历仍是2020年的1月,应该好久没人入住了,时间已停摆。

晚餐是盒饭,放在电梯前,自行前取,以后将开始这种定时发放的模式。饭后群里发起接龙,询问谁有理发需求,结果这是我看到的今年最生意兴隆的画面,紧赶慢赶还排到了19,本以为比较靠后,结果一共62人接龙,我居然属于早起的鸟呢。凌晨后一刻钟,终于等来急诊科的黄大理发师,三下五除二将我改头换面,从此我也能混入帅的行列。

洗完澡躺床上,肚子却开始咕噜咕噜叫,晚餐吃得有点早、有点少,按以往生活规律,此时应该起来加个夜宵。可现在只能想小时候妈妈说的话:“睡吧睡吧,睡着了就不知道饥了”,于是我真睡着了。

2020.2.12磨刀不误砍柴工

昨晚群里反映,酒店热水不干净,而我在洗澡时却没觉得,当时还有点沾沾自喜。可热水很小,恰好能形成一股细流。今日上午服务员送来一箱水,顺便把水管调整下,立马水流变得很大,可也终于带来那传说中的无数杂质。盯着杂质仔细研究,类似花生内衣的颜色,不过密度更大沉在水底,应该是沉积下来的水渍长期干裂破碎的结果吧。大家的经验是多放水,可我发现下一次打开水龙头依旧有,可能需要多次放水。

今天上午医院领导和几个科室的骨干去多所医院视察,提前设计流程,为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夯实基础。而我们呆在酒店中继续培训,内容是我院确诊的几例病人病情介绍,终于第一次直观地看到肺部影像学改变。培训结束走出会议厅,惊讶地遇上我院检验科的李教授,而他是我院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成员,交流后得知他是为我们送物资的。正是由于有医院层面的协调,才能成建制地开展工作,感谢医院作为我们强有力的后盾,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既然碰上李教授,顺便探讨些学术问题:“病毒感染出现淋巴细胞下降,会导致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缺陷吗?”李教授无奈摇头,目前所在医院的检验项目有限,无法开展这些检测,因此他也不太清楚。在一个新型疾病面前,确实有太多未知。如果会导致免疫缺陷,后期怎会有细胞因子风暴?如果没有免疫缺陷,哪种淋巴细胞亚群遭到破坏?氯喹体外显示可能有些作用,那临床上使用的羟氯喹呢?激素、丙球或免疫抑制剂在细胞因子风暴时能否使用,剂量如何?IL-6受体抑制剂雅美罗有治疗CAR-T后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那能否用于这里?如果IL-6 R有作用,那么抑制TNF-α的药物是否也有作用?如果IL-6 R有效,那么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的JAK3或JAK2的抑制剂呢,这两种药是否能抑制一批细胞因子?临床已多次证明,从机理上推测疗效,常常会让我们大跌眼镜,因此这些未知问题只能留给未来慢慢证实。我们现在犹如在黑暗中摸索,祈求着一丝微光赶紧显现。

我们对长远的未来自然充满信心,可迫在眉睫的明天如何却只能含一丝忐忑,那是人面对不确定时产生的忧虑。从李教授那里获知两点:①传染性蛮强;②个体差异比较大。当获知的信息越多,我们心中的把握越大,因为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和心理上的准备,最怕一无所知却突然面对,而这一次的慌乱和失控就是整个社会突然面对一片黑暗时的自然反应。

午饭后睡个午觉,养精蓄锐保存体力才能走得更远。这个酒店的好处是两张床,准备了两床被,可是盖着两床被居然有段时间还是感觉冷,奇怪了,以前我可是个火炉,晚上脚会出汗,可换个地方怎么变化这么大?一小时后醒来,感觉想咳嗽,吓我一跳,幸好穿戴整齐后咳嗽症状逐渐消失。至此方明白,我不再是那个能吃两碗饭的小伙子,而是需要拿出电热毯当老汉。

取出电热毯时,才发现医院给我们准备的物资实在丰富,有保暖内衣、杯子、药品等等,考虑得比我更周到,说明医院在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方面确实有丰富经验。当然,我也通过微信群知道,这次我们携带的物资是将本不富裕的库存悉数带出,而留守后方的大本营开始扎紧裤腰带受苦。

下午三点看到郭处在群里发“出太阳晒衣服了”,赶紧兴奋地跑到阳台上,却沮丧地发现外面阳光明媚,而我的阳台冷暗依旧,因为我的房间在北面。看阳台外的水塘,平静水面泛着洁白的光,在平素风和日丽的时期不正是岁月静好吗?可在这特殊日子里,只能算匆匆的一份宁静。据说明天下午我们将去接管重症病房和感染科,那就把此时这片美好当做战斗前的寂静。

晚上坐在电脑前,本想继续写国自然,可怎么也静不下来心,因为很多情绪会交织在一起,担心?期待?害怕?勇敢?平淡?都有一丝,却都不准确。想起我们科有种疾病,叫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就是多种结缔组织病的特征都有一些,却又不够各自的分类标准,最终发现有种自身抗体U1-RNP强阳性,于是取名混合,而我现在的心情算是另一种混合吧。

看到科室群里,任教授给我做了一首打油诗,让我欢喜。

洪湖水,浪打浪

疫情蔓延似虎狼

赵哥削发上战场

援鄂抗疫大旗扛

其实,我哪里会扛大旗,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医生,做一些普通的事而已,更多是依靠群体的力量。我写日记也只是个人观感,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看到的只是局部细节,而不可能宏观和全面。具有大局观的是那些志在四方的好汉,这几天正是多亏他们四处张罗和联系,才让我们安安心心地在酒店培训和静候佳音,他们磨利刀,我们砍好柴,一起加油。

2020.3.19

作为一个医生,我似乎练就了无情,大风大浪无动于衷;而作为一个平凡人,只想做平凡事,从不设想撼天动地来感人;我想象中的离别,只是悄悄来,悄悄走;我想象中返家的路,只如一趟出差或短途旅行。

当客车驶出酒店大堂,我们还打趣:“哇,天天给我们做好吃的师傅来送我们了。”可当车转个弯离开酒店后,突然发现路两旁站满乡亲,挥舞着小红旗,向我们挥手告别。

昨天下班时,这条15公里的乡村公路依旧人迹寥寥,可今天附近村民都来到路旁夹道欢送,这样的场面让我无法不动容。

天已晴,花已开,不再阴霾;我们完成了使命,踏上回家的路;待来年春暖花开时我们再来,看樱花,品莲藕,洪湖戏水。

书记是性情中人,待心情略微平复后,写下这首词:

江城子•洪湖抗疫

千里逆行赴汉江,战鼓响,剑眉扬。焦心如焚,痛我同胞殇。出征何惧鬓微霜,南医人,英雄汉。

洪湖瑞雪兆吉祥,披星光,斗恶瘴。殚精竭虑,定把疫魔降。从此荆楚是故乡,春满园,人无恙!

在词面前,我的任何描述都显苍白,一切感动着剧中人。 洪湖水,浪打浪,自此有情。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风湿免疫科 赵进军)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