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风湿病,其临床特点为颈、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的严重疼痛和发僵。体检极少有阳性发现。血沉增快为一个重要诊断依据,几乎所有患者都超过40mm/h或50mm/h。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少数PMR患者并发巨细胞动脉炎,但该病在我国少见,本文免予介绍。
治疗PMR的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多数患者需要大剂量。有报告称:2年大剂量GC治疗的PMR患者中,65%出现毒副反应,如骨折、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50%的患者有复发倾向。为此,有报道以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并用GC治疗PMR可获低中度疗效。看来,该病还需寻找更多药物治疗。
2012年,Adizie等报告【Inter J Clin Pract. 2012;66(9):906-909】,对14例因减停激素致使疾病活动的PMR患者,加用来氟米特10 mg/日~20mg/日,其中9例在2个月,余各2例分别在3个月及半年内有效。仅1例无效并出现皮疹和腹泻。该14例患者,在来氟米特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治疗后全部下降。作者认为,来氟米特对某些难以控制或对激素不能耐受的PMR患者是一种有效并能耐受的辅助治疗。
2013年,Diamantopoulos等(BioMed Res Int.2013;2013:120638)报告12例PMR,平均病程14个月,经激素治疗无效者并用来氟米特,平均剂量14mg/日,其中2例治疗10.2个月达到完全缓解,炎症标记物CRP明显下降。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作者认为,对于不能耐受激素或难治性PMR患者,来氟米特似乎是一种有效治疗。
直到2016年,Matteson等(Rheum Dis Clin N Am. 2016;42:75)对PMR的治疗中,继续推荐以来氟米特作为对GC无效的辅助治疗。
来氟米特,一种嘧啶合成抑制剂,作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已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大动脉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及狼疮性肾炎等。Adizie 等认为,在PMR发病中,树突状细胞的异常激活是基本机制之一,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物A77 1726 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从而引起致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2及IL-12减少,以及T细胞刺激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减弱,以此解释来氟米特可调节潜在的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
来氟米特(爱若华)在我国上市已20多年,已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药物之一,亦用于治疗上述其他风湿病。笔者也曾报告以该药品成功治疗一例复发性多软骨炎并发糖尿病患者(康复•生命新知 2017;1:18-19)。作为老年人,尤其女性高发的PMR,来氟米特又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施桂英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