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杂志
2017年12月号
卷首语
值得关注的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
采编总监

安慰剂是指既无临床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或崇拜的病人,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从而得到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1955年,Beecher HK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The Powerful Placebo》的研究论文(JAMA 1955;159:1602-6),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安慰剂效应。研究发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背痛患者,表示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更重要的是,这些疼痛的减轻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并且这种现象没有出现于未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身上。文章中,研究者认为安慰剂具有很高的治疗效应,能明显改善各种主观反应。虽然作用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但安慰剂确实有效,其有效率可达35.2±2.2%。

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可以利用安慰剂(或心理暗示),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特别在患者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手段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在某些病人中,安慰剂效应较易出现。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很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据统计,大约有35%的生理性疾病患者和40%的精神病患者会出现此种效应。

目前,有关安慰剂效应的临床证据不断出现,包括对于抑郁、疼痛、偏头痛、慢性疲劳、哮喘、高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和帕金森氏病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安慰剂效应的产生与人脑中抑制疼痛的“μ-阿片受体系统”的激活有关。

人体在遭到痛苦后,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叫胺多酚的内啡肽物质,这种物质所产生的胺多酚快感会减轻痛苦,而患者在服用预期有效的止痛药物(其实是安慰剂)后,大脑分泌的胺多酚会增多,从而使患者的痛苦得到了减轻。

然而,和自然界所有事物的规律类似,正反、阴阳、明暗、好坏是相伴相生的,有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就会有反安慰剂效应(nocebo)的发生。研究显示,服用便宜的药,即使是同样的成分、含量及质量,疗效往往低于价格贵的产品。医生的负面态度及暗示,亦对疗效有影响。因此,药品便宜的价格、医生犹豫的态度可催生反安慰剂效应。同样,公共媒体的负面报道及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信息,也可导致病人对不良事件的过度顾虑及关注,产生反安慰剂效应。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汀类药物。患者报告的他汀类药物不耐受,主要是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症状(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SAMS临床表现包括临床体征、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从血清肌酸激酶浓度升高或肌痛,到更严重的疼痛性肌炎,以及罕见的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因“只出现轻度肌痛(一种最频繁的SAMS)时,也可能会出现问题”的理念被广泛宣传,SAMS成为用药知情同意的必要内容,病人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对他汀类药物产生反安慰剂效应、报告“肌肉疼痛”的比例显著高于药物注册研究(双盲RCT)提示的肌痛发生率。因此,社会及医疗行为,会通过对患者的暗示,产生正、反两种安慰剂效应。当然,反安慰剂效应是否与抑制“μ-阿片受体系统”的激活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是,在真实世界,治疗药物可能遇到反安慰剂效应,从而影响其疗效及安全性的现象值得进一步评价。要知道,反安慰剂效应不仅会降低应有的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请关注本期医学前沿——他汀类药物:当心“反安慰剂效应”。

文章推荐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