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女科学家、诺奖得主屠呦呦致敬之疟疾专题

东南亚出现疟疾抗药性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出现了疟疾对以青蒿素为基础治疗的抗药性。

    疟疾在我国古代称为瘴气,国外称malaria,为意大利文mala(不良)与aria(空气)二字合成。本病是由雌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大、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根据《2011年世界疟疾报告》,2010年有2.16亿疟疾病例,约65.5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组合疗法代表了几乎所有疟疾流行国家的第一线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在柬埔寨西部和泰国西部等地区发现出现了对这些治疗耐药的情况。这种生长耐受或称为“治疗延迟”,意味着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清除患者体内疟原虫的能力将慢于其他地区。

    来自德克萨斯州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关注了这一现象,并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在泰国对3202名恶性疟疾患者口服青蒿琥酯复方清除血液中疟原虫所需的时间进行了测量,发现从2001年到2010年过去10年里,“寄生虫清除半量期”从2001年的2.6小时增高到了2010年的3.7小时,清楚地表明药物正逐渐变得不再有效。而那些感染清除缓慢(清除半量期超过6.2小时)的患者比例在过去10年从0.6%增长到了20%。研究者认为疟原虫清除率的减慢是由于这些疟原虫发生了遗传改变,对药物产生了耐受。

    通过分析测序,研究人员发现恶性疟原虫基因组上有33个区域似乎受到了青蒿素药物耐受的强力选择。在对泰国的疟原虫基因组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后,研究人员将这一遗传热点的范围缩小至13号染色体上的7个特定基因。

    该研究揭示的现象不容乐观,目前还没有可以替代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药物,而新的抗疟疾药物的研发上市尚需一段时间。(作者:徐纲)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2;307:201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